-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逆温与雾
一、逆温现象
(1)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2)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
类型 发生的条件 出现的地区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 由于地面有
辐射逆温 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 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
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
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 中纬度沿海地区
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
地形逆温 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 谷底原来较暖空气 盆地和谷地中夜间
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
锋面逆温 锋面活动地区
之间温度差异显著
(3)影响
1.逆温的弊
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它像一床厚厚的被子笼罩在城市上空, 阻碍大气的
对流运动,致使近地面工业烟尘与 SO2 、汽车尾气和地面尘埃无法向上空扩散,越积越多,
势必会加重近地面的大气污染, 并降低大气能见度, 增加酸雨出现的几率, 给人们的生命财
产带来危害。 近代世界上所发生的几次较大的烟雾公害事件如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美
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都与逆温层的影响有关。
2. 逆温的利
(1)在某些山坡或河谷地区,逆温成为一种气候资源而得到利用。例如,我国新疆的
伊犁谷地, 逆温现象从 10 月持续至次年 3 月, 长达半年之久。 1 月份,坡地逆温层厚达 400
米,逆温强度达 5℃。逆温层提高了伊犁谷地冬季的气温,坡地上的多年生果树可不必埋土
保护, 从而避免或减轻了低温冻害; 在这里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 可减少保温材料投入,提
高经济效益;逆温层坡地还为当地牲畜提供了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
(2 )由于逆温层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因此逆温可以抑制由大风、沙尘、
强对流而引起的沙尘暴的发生。
(3)逆温出现在高空,对在相应空间中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
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晴空万里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二、雾的成因与分类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
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 变成很多小水滴, 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
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1、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
清晨。
2 、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
象上叫平流雾。
3 、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
4 、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
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 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 否则对流会使雾
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5 、烟雾: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
锅炉的高峰期, 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 风小的条件下, 不易
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5 We’re family 第1课时(Get ready)(课件)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中国民间传说:田螺姑娘.ppt
- 医院岗位风险分级监管制度.docx VIP
- 八年级班级工作计划第一学期.pdf VIP
- 甘肃省平凉崆峒区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硅片加工表面抛光.ppt
- 正大猪三宝饲料推广会流程和操作实务.ppt
- 安徽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安徽省医学会(发布时间:2016-01).pdf VIP
-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填表说明.doc
- TASCAM达斯冠专业音响CD-RW901MKII说明书用户手册(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