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使命与目标-基于一个西部县域的考察.docx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使命与目标-基于一个西部县域的考察.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使命与目标 基于一个西部县域的考察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是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结构等诸多领域的现代性变革以及公共领域的生成。这一进程的基本标志表现为:在经济领域,是小农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在文化领域,是文化生活的“祛魅化”、现代教育的普及、发展和科学意识的培养与树立、自主人格的养成等;在政治领域,是从人身依附型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型以及社会成员对政治事务的广泛参与;在社会结构领域,是从宗族社会、熟人社会、村社社会向公民社会的全面转型。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过程是人们从各种前现代的附庸、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确立私人领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于维护个人共同利益的需要,一种处于私人领域和国家之间的、关乎所有人的利益的公共领域必将逐渐形成,这一点是农村社会现代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标志。 从农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过程看,文化领域的转型和发展是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农村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关键在于不断推进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建构。这不仅因为文化是推动社会转型的深层动力,为各种社会变革提供观念基础,而且因为精神层面的现代化是社会变革中最复杂、最难完成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涉及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实现和精神面貌的塑造,而且影响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民主建设和社会转型的方方面面。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在文化发展与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更深入地思考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目标。 一 文化发展与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基于长武地区的历史考察 长武地区农村社会的现代进程大体可以分为民国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转型时期三个阶段。[1]在不同阶段,文化发展体现出不同特点。 (一)民国时期:教育发展与现代化的启蒙 长武地区的现代进程是从举办现代教育开始的。民国时期,长武地区的现代教育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普通学校教育,二是各类成人教育。由于经济、地理等原因,长武历史上文化、教育非常落后。1932年,全县仅有31所小学764名学生,高小毕业生仅15人,人口中95%以上不识字。经过社会各界努力,至1947年,全县有中学1所、小学108所,在校学生达到8144人。在成人教育方面,从1927年开始即推行平民教育,在各类学校平民教育部,劝令不识字男女读书识字。1940年,长武成立了民众教育会,并在普通学校设立民教部,开办各类成人班、妇女班,进行初级扫肓。[2]这些成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县人口的文化素质。但总体而言,民国时期长武地区的文化教育非常落后。 在文化生活方面,这一时期长武地区依然相当封闭,基本延续了明清以来以庙会、社火、戏剧等“小传统”为主体的文化传统。各类社火、庙会和戏剧演出通常由民间自发的“社火会”“庙会”组织,其目的主要是祭祀、娱神,娱乐群众的功能只是附属。民国时期,长武地区公共性文化设施极为匮乏,全县仅有一座民众教育馆(1931年筹建,1938年增设图书500册)提供公共性文化服务。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百姓对现代文化设施依然相当陌生,多数人不知电影、留声机、收音机等为何物。 总体而言,民国时期,现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长武地区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百姓的现代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得到启蒙。一些初级的选举等活动又使普通百姓获得了形式上的“民主”实践机会。但由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村社社会的基本结构从根本上并未动摇,农村社会的前现代生活方式和群众的意识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因而,这一时期,长武地区的社会整体现代化进程十分有限,且主要体现在教育、政治领域。 (二)计划经济时期:文化发展与现代化的推进 20世纪50年代后期,长武农村从小农经济生产进入农业集体化生产。政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改变,使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学习文化知识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主流。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就把扫除文盲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各乡、村积极兴办冬学、夜校、识字班,帮助农民“在文化上翻身”。在各级组织的重视和推动下,农村扫盲运动不断深入,1956年,全县共有识字班499个,学员达到1.54万人。扫盲工作的开展使农村群众的文化和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为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庙会作为封建迷信活动被取缔,经过改造的社火、戏剧(秦腔)演出被纳入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范畴,成为农村新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由村、队组织演出,并担负起文化宣传的重要职责。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共产党好、阶级斗争与革命理想等观念的传播成为文化宣传的时代主题,农村文化生活的基本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