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阐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
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
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
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
的能力、合作交往、道德修养、信息素养、文化技能、公民素养等都属于核心素养
的范畴,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
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回答了
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提问, 又回应了全球化、 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既培养 21 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
关键能力。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勤奋、天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
界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
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
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6 大素
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 18 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
种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成为当今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
素养,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教学现状,对于构建和和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和发展人
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 、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
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
个特征:
(1)基于生活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
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
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
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
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
辟的比喻: “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
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
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
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美国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
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
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
样一个教学理念。
(2)注重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
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
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
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
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 空间的限制, 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3)体现学科特点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
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
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科性是教学情
境的本质属性。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春游”的现实情
境,让学生准备及分发各种食品和水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