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说课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说课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诸侯纷争与变法 运动说课 CONTENTS di yi zhang jie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文化活跃的社会转型期,三者相互促进,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 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方面周天子“天下共主”格局被打破,代之以群雄争霸的多元政治格局。经济方面井田制崩溃,铁器的发明、推广与牛耕技术的出现成为井田制和分封制崩溃的催化剂。各国在土地所有权和赋税制度上进行变革。文化方面“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认识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迁,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思想活跃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相互促进。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变动,理解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必然性和总方向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关联性和逻辑性的解释能力。 了解百家争鸣中各家思想,尤其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文化形态。 从知识结构来看,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各国的变法运动、百家争鸣等历史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动的内在联系缺乏认识;学生知道各国进行变法,却较难理解变法是由政治、经济变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从情感认知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学生缺乏对时代大变动下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的认知,所以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本课主要有四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 内容要求:①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②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③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思想活跃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相互促进。 理解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di er zhang jie 教学程序设计分析 导入:引导学生画出春秋战国时期年代尺,小组交流——明确春秋战国的具体时间 主要知识点(观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形势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 诸侯争霸的影响(积极、消极) 华夏认同(两则史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部分政治事件 时间 事件 公元前720年 周平王死后未葬,王室派武氏子来“求赙(拿钱财帮别人办理丧事)” 公元前717年 周境内发生灾荒,王室不得不向鲁国“求籴(买米)” 公元前618年 周王室公开向鲁国求金 材料二 据《春秋》记载,鲁隐公执政十一年间,从未朝见周王,而周天子却三次派使臣到鲁国“聘问”……242年间,鲁国仅向周天子朝觐7次,其中鲁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但同时鲁朝齐11次,朝晋20次。 春秋时期开始天子式微,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 导入:引导学生画出春秋战国时期年代尺,小组交流——明确春秋战国的具体时间 主要知识点(观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形势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 诸侯争霸的影响(积极、消极) 华夏认同(两则史料) 有什么不同? 导入:引导学生画出春秋战国时期年代尺,小组交流——明确春秋战国的具体时间 主要知识点(观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形势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 诸侯争霸的影响(积极、消极) 华夏认同(两则史料) 材料一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各国政治现状,也能作出准确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整理自司马迁《史记》等 材料二 公元前九世纪,楚国先祖雄渠自称“我蛮夷也”;楚国崛起后,其国君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整理自易中天《从春秋到战国》 原属蛮夷之地的吴楚等国逐渐融入华夏文化,认同华夏先祖。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区各民族之间 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加深。 重点:秦国商鞅(主要内容与视频解析)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补充)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铁农具和农田水利工程、货币和工商业繁荣 老子思想(思想核心、朴素辩证法、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主要流派及代表(表格整理) 百家争鸣 社会大背景(阶级关系出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流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诗》、《书》、《春秋》、《孟子》、《荀子》 孔子:“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唯物思想、“性恶论” 墨家 墨子 《墨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