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2 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选择题 2018 年题组(备注:无) 2017 年题组(备注:无) 2016 年题组(备注:无) 2015 年题组 1.( 2015·江苏单科· 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 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 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 台湾 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考点】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万隆会议);“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问题) 【解析】 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 方针,“万隆会议期间”是1955 年,时间不符, 故 A 项错误; 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 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发表联合 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万隆会议 期间”是 1955 年,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 1954 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 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 提高了新中 国的国际声誉,但当时中国不是“强国” ,故 C 项错误;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1953 年朝鲜 战争停战以后, 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因此改善中美关系,对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014 年题组 1.(2014·上海单科· 28)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 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 主义制度 50 年不变。这体现了 ( )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考点】 一国两制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解析】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一国两制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故 D 项 正确, A、B、 C 项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2015·浙江文综· 38)(节选)( 12 分)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 欲去领事裁判权, 必先改正条约 非先编订完 全之法律, 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 条约不改正, 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 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 (1902 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 华盛顿会议上, 中国代表据理力争, 达成山东 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 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 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 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邓小平指出, 在一个中国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 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概述新中国建立后, 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10 分) (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 2 分) 【考点】( 3)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 4)近现代中国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3 )第一小问方针,依据材料三“平等原则”并结合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来回答, 依据材料中“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 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 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 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得出“一国两制”;第二小问主张, 依据所学从“建立起独立自主 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角度回答;第三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香港、 澳门回归祖国影响的角度回答。 ( 4)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依据材料中并结合所学从“中国 19 世纪后半期至 20 世 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的角度回答。 【答案】(3 )方针:“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 主权;“一国两制” 。( 4 分) 主张:建立起独

文档评论(0)

eyf39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