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注我们,分享成长中的点滴;二轮复习的功能;二轮复习的重点;主要内容;考纲:考核目标与要求解读;总 纲;;第一,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 (1)试题信息体现了考查目标的相应要求与指向,考生回答问题时必须明确这些内容,避免偏离题意;(设问)
(2)试题设计的思路往往包含在题干材料之中,通过审题了解命题的意图,有助于准确把握试题的脉络;(材料)
(3)有的问题的答案就蕴含在试题的文字表述之中。(答案); 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命题侧重从三个方面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判断图表信息所反映的事物的外在特征;
其次,要进一步发掘图表信息价值,找寻所列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再次,能够用图表、数据来把握事物的性质、发展趋势、变化规律或关系,应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现象作进一步的系统分析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 一是要识别坐标图中的自变量(价格)、因变量(供给量、需求量);
二是要了解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效果在坐标图中如何体现;
三是要了解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商品价格(均衡价格)在坐标图中表现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
四是要了解价格之外其他条件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效果在坐标图中如何体现;
五是要了解当坐标系中存在若干曲线时,知道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化会影响哪条曲线,进而判断如何影响该曲线及其重新形成均衡价格。;典例精析:供求曲线与均衡价格; 考生在提取试题相关信息后,应能够进一步筛选和整理信息,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与综合。
试题围绕某个主题通过一定的背景材料构建新的情境。背景材料中一般会包括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但背景材料在为主题服务的同时,并不是一次性地、集中地将问题的各个要点全部展现出来。由于试题设计形式的多样化,主题的要点往往分散于各个数据、图表或文字之中,需要从中提炼、整合,形成完整的观点或认识。;;;2017年全国Ⅱ卷第39题:(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分);;关注演绎思维,学会演绎分析; 2017·全国Ⅰ卷·14: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
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 2017·全国Ⅱ卷·40(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10分)
参考答案: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丰富精神世界),增强创新自信(增强精神动力),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实践、促进经济发展)。;辨析与评价:从辨析、辩论到辩驳;;归因论证:《政治生活》的经典考法;本题由两问构成,第一问要求分析“人大释法”的必然性,即分析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调用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主要是立法权)的相关知识,从理论层面特别是法理层面开展分析,即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依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为”“有权为”。;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学生进一步分析“人大释法”的重要意义。从材料可以看出,“人大释法”不仅有政治依据、法理依据,还有其现实依据,即宣誓过程中宣传“港独”主张,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存在宣誓“闹剧”,损害法制尊严;与有关势力互为表里,挑战“一国两制”原则,破坏香港法治秩序。因此,对“人大释法”的意义,要结合材料所反映的“现实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阐释。;提示:值得说明的是,教材中虽有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等知识,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其意义或作用。回答试题设问,要求考生归纳、提炼有效信息,并深入理解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阐释。这既考查了学生概括和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又渗透了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较好地贯彻了“一体四层四翼”的命题要求。;试题:把握主观题答题逻辑
;有人说,踩点给分式的阅卷只看关键词,不讲究答案的逻辑性,因此只需想办法“罗列”出关键词即可……;答案的逻辑性;;政治非选择题均为材料解析题,都由材料+设问组成,设问又可分解为知识+问题。相应地,答题逻辑必然依据材料、知识和问题这三个要素确定。研究发现,尽管高考试题的答案都是体现了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即结合材料、运用知识,按照问题的指向答题,但对不同题型来说,三个要素对构建答题逻辑(思路)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中必有一个是主导因素。具体来说,有的题型的答案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