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石是 指保存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
化石的保存条件 :
(1)自身条件 需要有能够保存下来的硬体,以矿质硬体为佳。软体不利于保
存
(2) 埋藏条件 需要有利的环境,能迅速地将生物埋藏起来,并且不遭受其他
因素(如地下水)破坏。
(3)时间因素 需要一定的时间,使生物进行石化作用过程
(4)成岩作用的条件 沉积物在固结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
响化石的保存条件
石化作用即 形成变质实体化石的地质作用 ,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
a充填作用 生物硬体内部的各种空隙被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所充填的一种
作用。能使硬体变得更加致密。这种石化作用没有改变生物体原来的组织结构,
但增加了重量和成分。如龙骨(中新生代脊椎动物化石) 。
b 交代作用(交替作用)生物硬体被埋藏后,不断被地下水所溶解,同时又
被地下水所携带的矿物质所交代。 这种石化作用保持了生物硬体的形态大小和结
构构造(有时可以以分子进行交代,因此可以看清其细胞结构) ,但它改变了生
物硬体的成分。
c 升溜作用 这些有机质中的易挥发成分(氧、氢、氮)在地下的高温高
压作用下,往往被遗失掉,留下比较稳定的炭质形成薄膜。如:植物的叶子、笔
石和某些节肢动物。
化石的保存类型
(1)实体化石 古生物遗体本身(特别是硬体)保存下来的化石
①未变质实体 这是在特殊条件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原
来的生物硬体和软体完整的保存下来成为岩石。
②变质实体 —— 生物遗体经不同程度的石化作用,全部硬体或部分硬体保
存为化石。
(2)模铸化石 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留下的印模和铸型等总称
①印痕化石 生物体印在岩层中的顶底层面上的痕迹, 一般是扁平的生物或
不太硬的生物所形成。
②印模化石 具凸凹壳的生物体印在围岩上的痕迹
a.外模 —— 生物体的外凸部分印在围岩上的凹形,相反地体现了生物壳外
表的大小形态和纹饰。
b.内模—— 生物壳的凹面印在围岩上的痕迹,它相反地为凸形,反映了壳
内表面的大小、形态和构造
c.复合模 — 内模和外模重叠在一起的化石
③核化石 反映生物壳内外空间形态的整体,这样的复铸物称为核。
外核 —— 当生物壳体溶解后,外模使其填充物保持了壳体原来的外形,但
它们没有内部构造,是实心体。
内核—— 壳体内部的空腔被填充后的形态体
④铸型化石。 外内模之间的壳被溶解后,填充物又在原来的地方铸成了
形态逼真的 “壳”。这种 “壳”没有壳的微细构造, 但有内核或内模 特点: 铸
型化石在大小、形态和表面装饰等方面与原生物体一致,但内部构造完全不同。
(3)遗迹化石 在地史时期的沉积物中所保存下来的生物活动时留下的遗迹
或遗物。
《古生物地史学》第 1 页 共 15 页
(4)化学化石 古生物体中的有机质保存在地层中,但它经过了一定的分
解才能保存到现在。
生物的命名法则
(1).生物分类的各个单位名称都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来命名
(2) .从门至科级分类单位的命名,都采用单名法,用正体字书写或印刷,第一
字母大写。
(3)属的命名采用单名法, 属名要用斜体字来书写和印刷, 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4)种名采用双名法,它由本身的种名和它所从属的属名两个名字一起组成,
属名在前,种名在后,用斜体字书写和印刷,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全
用小写。
(5)亚种采用三个拉丁词构成学名,即属名 +种名 +亚种名三个词均用斜体字 ,
属名第 1 个字母大写,种名、亚种名第 1 个字母小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