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语文高考小说的叙述角度人称作用.pptx

2019语文高考小说的叙述角度人称作用.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准备:课堂笔记2018高考诗歌卷(北京) 小说学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小说的叙述角度第2课 《报任安书(节选)》 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举屈原的例子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为后文解释自己忍辱负重、著书立说作铺垫的句子是:“ , 。” 2.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举韩非子的例子来说明自己人生失意,可以通过著书立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一观点的句子是:“ , 。”? 3.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句子是:“ , 。” 4.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提到自己编撰的这本史书的取材范围的句子是:“ , 。”1.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2.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 3.《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上计轩辕 下至于兹 二.诗歌巩固 (2018?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D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6分)D答案①龙吟虎啸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②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龙吟虎啸”之感;③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此为“和缓”。横看成岭侧成峰 ——小说的叙述角度 创 作 体 验 1992年春节后,我在北京一间只有八平米的平房里开始写作《活着》,秋天的时候在上海华东师大招待所的一个房间里修改定稿。最初的时候我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作福贵的一生,可是困难重重,我的写作难以为继;有一天我突然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让福贵出来讲述自己的生活,于是奇迹出现了,同样的构思,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我十分顺利地写完了《活着》。——余华《麦田新版自序》?明确目标,心无旁骛 归纳小说中叙述视角类题型的答题策略并学以致用。一、叙述学中,一般把 , , 称为叙述角度。叙述角度可分 和 两种。 叙述者站在局外,不出现在故事中,但他仿佛是无所不知的“神”,对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十分了解,对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也都清清楚楚,有时甚至走到前台发表议论,对人物进行评价。这样的叙述角度被称为“ ”。 叙述者是当事人,参与故事的发展,我们依赖他的眼睛看世界,靠他的引领进入故事。这样的叙述角度被称为“ ” 谁说故事 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 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取法于课内1 脂砚斋评点“林黛玉进贾府”说“总借黛玉一双俊眼中传来”,请分析以黛玉作为叙述视角的作用。①第三人称:借助黛玉的“俊眼”带领读者去领略贾府的环境、人情,更真实亲切自然,让读者有亲历感。②有限视角:依赖黛玉的眼睛看贾府,靠她的引领进入故事,使读者有所期待,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③塑造人物形象:黛玉的敏感、谨慎和文化

文档评论(0)

132****0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