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总复习之;一、文学常识:;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 辙 欧阳修
曾巩 王安石;1、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EXIT;读准下列加红色的字音;二、重点实词 ;
称前时之闻( )
复到舅家问焉( )
泯然众人矣( )
仲永之通悟( )
贤于材人( )
卒之为众人(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固众人( ) ;三、通假字 ; 父异焉;五、一词多义; 几个特殊句式
1、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
即“不使(之)学”
2、令作诗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
即“令(其)作诗”
3、还自扬州
倒装句,
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下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并自为其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C: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人固有一死
D:卒之为众人
身先士卒
E: 或以钱币乞之
或王命急宣;六、句子翻译:;七:内容理解;2、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⑵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⑶泯然众人矣。;3、交代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的原因的语句是:(两处)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 在第三段的议论中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由于:“□□□”,他的才能衰退是由于□“□□□□□”。至此作者认为在“□□□”和“□□□”的两个因素中,后天教育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更为重要。(道理)
;5、在第三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八:探究写法;2、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对比中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1、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为一个平庸之人的原因在于他的父亲对他不加教育和培养。
B.我们从方仲永这个故事要得出这样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先天条件怎样好,都不能放松后天的学习。
C.“玉不琢,不成器。”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就是用一个神童的悲剧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
D.《伤仲永》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作者主要议论了后天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来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B: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后“泯然众人”的惋惜,哀伤之情。
C:在叙事中,作者巧妙构思,精心选材,详略得当,文章开头就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作者想借仲永这个正面例子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详实的材料。
D: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年幼时善作诗,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又过七年变成一个平庸的人。;3、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B、“忽啼求之”的“啼”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岁方仲永哭声洪亮、顽强好学的情态。
C、“忽啼求之”的“忽”,“即书诗四句”的“即”和“自是指物作书立就”的“立”,这三个字极写出方仲永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一句,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利而自得和愚昧无知之态。;1、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沦为“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对仲永一事有何看法?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 本文主题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 课堂达标检测
1)解释重点词语
世隶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