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培训课件(85张PPT).ppt

环境监测培训课件(85张PPT).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它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技术手段,对环境中各要素的有关组成成分及其中污染物进行现场的、长期的、连续的定性、定量监视、测定和系统综合分析。 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 监测计划设计 优 化布点 样品采集 运送保存 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 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对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 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 生态监测。;; 潜在危险性大(难降解、生物积累性、毒性大和属三致物质); 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高残留; 检测方法成熟的化学物质制订优先监测目标,实施优先和重点监测。;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一)按监测目的或监测任务划分 1、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 包括对污染源的???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 2、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 (1)污染事故监测 (2)纠纷仲裁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时及时深入事故地点进 行应急监测,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扩散方向、速度和污染程度及危害范围,查找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控制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这类监测常采用流动监测(车、船等)、简易监测、低空航测、遥感等手段。 (2)纠纷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执法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提供公证数据。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人员考核、方法验证、新建项目的环境考核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监测、“三同时”项目验收监测、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性监测。为国家政府部门制订环境保护法规、标准、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如建设新企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按评价要求进行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或对象分类 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等。 (三)按专业部门分类 可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此外,又可分为: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等。 (四)按监测区域分类 可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科研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监测,是通过监测了解污染机理、弄清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规律、研究环境受到污染的程度,例如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研究、为监测工作本身服务的科研工作的监测(如统一方法和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标准物质研制、预防监测)等。这类研究往往要求多学科合作进行。 ;1.1.3 环境监测发展及监测特点;环境监测发展趋势: 1)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2)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 3)微量分析(0、01%~1%)向痕量(<0、01%)、超痕量发展; 4)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化学形态分析; 5)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 ;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1)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 2)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固废、生物等客体。 (3)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时,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必须综合考虑。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 3、环境监测的追踪性 为保证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有一个量值追踪体系予以监督。 ;第二节 环境监测试样的采集和保存;;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一)大气监测项目;(二)采样点的设置;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3、采样点设置的条件: 采样点周围条件对大气监测影响极大,按现行规范: (1)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小于30°,周围自由空间的夹角大于270° (2)采样点周围应无污染源影响,并要避开树林及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 (3)SO2、 NOx、总悬浮物、硫酸盐化速率的采样高度为3-15米,以5-10米为宜;降尘采样高度为5-15米,以8-10米为宜;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及硫酸盐化速率的采样口与基础面应有1.5米以上的相对高差。 ;;; ;; 1、直接采样法;2、富集(浓缩)采样法;;(3)滤料阻留法;;;

文档评论(0)

creep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装配工、低压电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19日上传了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装配工、低压电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