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从做中学对不同教育主体启示解析.doc

杜威从做中学对不同教育主体启示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08 教育研究 一 、 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联系得太少 教学内容本身有点脱离生活实际 , 而且都是教材式教学模 式 , 有些教材内容比较陈旧 , 使得当代的青少年难以理 解 ; 有的内 容脱离生活实际又很抽象 ,接受知识者很难联系实际生活来理解 知识点 。 现在我国实行的教学制度中 , 存在教学环境单一 , 教学的场 所局限于课堂的现象 , 尽管经常提倡 “学以致用 ” 但,理论知识和实 践总是处在脱节的状态 。 3. 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情况不多 。 一方面 ,一些教师缺乏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的意思 , 他们只是一味地完成规定 的教学任务 。 另一方面 , 很多教 师即使有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但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 联系的教学能力却不足 。 (二 对受教育者地评价方式单一 一方面 , “分分分 , 学生的命根 , 考考考 , 学生的法宝 。”仅仅通 过一张试卷就确定了对学生的评价 ,考核知识的掌握程度仅仅停 留在考试分数的高低上 。 另一方面 , 即使是试卷 , 它考查和衡量知识的掌握主要依靠量 的积累以及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能力 。 这种评价模式评价出的学生 往往是 “高分低能 ”的优秀生 , 培养的结果是学生的适应能力差 , 创 造力低下 。 显然 ,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教育结果与社会生活不能较好地结合 ,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它本身 应有的意义 。 (三 德育方式简单 , 缺乏联系实际 道德教育方式 , 大部分通过单纯的授课 , 向学生教授道德格言 和训诫等 ,仅靠这种方法提高道德讲学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正如 《 三字经 》 这本书 , 很多孩子都能熟练背诵 , 但对书中为人处世的道 理却不一定能掌握 , 有时说教多了反而导致反感 。 二 、 杜威的 “从做中学 ”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 ,杜威认为人们 应当 “从做事里面求学问 ”。 他还强调指出 “人们最初的知识 、 最能 令人永久不忘的知识是怎样的知识 ”。 孩子应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和 发展自己 , 我们应该对 “一切操纵 、 建造 、 积极的行动和制作的冲动 给予运用和满足的机会 。”他把人类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 人为有 机体是对环境的适应 , 个体也是通过参加活动而得以发展 , 倘若孩 子能够从 “做中学 ”增添新的更有意义的经验 , 那么它们的知识就 会成为 “有用的东西 ” 倘;若不从做事中去学习 , 那冲动只能是冲动 而已 , 任何目的都无法实现 , 甚至成了 “梦想 ”。 杜威认为 “教育最根 本的基础在于孩子的活动能力 ” 使“孩子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 一方法就是去实践 ”。 在这里可以看出 , 杜威 “从做中学 ”强调的是 要以孩子的现实生活为依 附 , 即从孩子的现实生活出发 。 正如杜威 所指出的那样 “学校相互联系的枢纽不是科学 , 不是文学 而是 孩子本身的社会活动 ” 这,样的社会活动就是 “从做中 学 ”。 杜威曾 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做过这样的描述 :教室里一排排难看的课 桌按几何顺序摆在一起 , 以便尽可能扩大活动的空间 , 课桌大小几 乎全都一样 , 桌面正好放得下书籍 、 铅笔和纸 。 教室里一张讲桌 , 几 把椅子 , 光秃秃的墙 , 可能再有几张图画 , 凭这些就能构成仅仅能 在这种地方进行教育活动 的场所 。 这一切都是为 “静听 ”准备的 , 因 为学校课本上的课文只不过是一种 “静听 ” 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 理依附另一个人的心理 。 “静听 ”表现出的态度是被动的 , 这意味着 有一些现成的教材 , 是地方教育局 、 教育官员和教师准备好了的 , 孩子要在最少的时间内接受这些教材 ,而且接受的越多越好 。 但 是, 在这种 “静听 ”的表象之下 , 往往掩盖了思维的贫乏 、 泯灭了创 造性和消磨了才智 。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 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和途 径有所不同 , 对于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效果 。 在这一点 上 , 有人明确指出 :首先 , 一个人在过去获得的知识越多 , 他可能对 新问题越有创见性 ; 其次 , 一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越少 , 他的创见 性越大 。 显然 , 这句话中 , 前一种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 、 深思 和批判而获得的内在的 “活知识 ” 而,后一种则是通过机械的接受 而获得内在的 “死知识 ”。 在课堂教学生活中 ,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 要被填满的容器 , 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 。 因 此 , 从严格意义上 说, “灌输 ”不属于课堂教学 , 更谈不上是教育 , 但在我们现实中它 却长期存在于课堂教学生活之中 。 三 、 杜威 “从做中学 ”的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2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