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件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pt

历史课件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19世纪前后,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和变革,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 经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 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欧美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 产阶级代议制。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解放了思想。 途径: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1、洋务运动的背景 2、洋务企业及特征 3、洋务企业的评价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民族工业的出现 2、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 2、艰难生存 * *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要求: 了解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情况 讨论:两次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哪些政治经济特权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列强攫取经济特权(回顾)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A.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B.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经商 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①中国门户被打开:五口通商 英国进出口货物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变更税例须与各国官员商议。 门户进一步打开 ②失去关税自主权: (1)外国经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扩大了外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2)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海关成为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大门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放。 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频繁来九江的外国商船 二、洋货大量涌入 100 1854 179 1846 239 1845 230 1844 146 1843 97 1842 总额 (万英镑) 年代 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总额 时间 1842 1846 1843 1844 1845 1854 1860 100 200 探究: 上述图表和材料(p49、p51)说明英国对华商品的输出呈现出什么趋势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思考: (1)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呈现怎样的趋势? (2)分析、讨论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2、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市场 鸦片战争后,大量洋货涌入上海通商口岸。图为1891年上海码头外国船只卸货情景。 趋势: 趋势1、 1842年—1845年上升; 趋势2、 1846年—1860年持续下降; 趋势3、1860年以后直线上升。 ? 原因:低关税和子口税、开放的口岸增多 原因:列强取得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倾销商品 原因: a、自然经济的抵制。 b、农民贫穷,购买力低下,白银外流(自然经济、鸦片贸易) c、盲目倾销与中西生活习惯差异。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业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传统的经济结构: 特点: 商品经济只是小农经济的补充,居次要地位 3、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小农经济(或称自然经济) 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表现概况)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2)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市场); (1)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由劳动力); (4)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买办迅速发展成一个新兴阶层。 (3)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 产地; 探究:你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是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处境悲惨。【消极影响】 (2)客观上冲击了旧的落后的经济结构,传播了新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积极影响】 西方工业革命 中国 侵略 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太 平 天 国 英法联军 19世纪50-60年代的清政府 1、洋务运动的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洋务派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目的是什么? 2、洋务企业及特征 开平煤矿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代表企业 分洋人之利,促进其他工业的发展

文档评论(0)

soloman_5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全网最全各版本教材各学科新课标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