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案.docxVIP

2020-2021学年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节度使权利的膨胀;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黄巢起义的原因、结果;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分析节度使势力的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培养分析问题和总结历史教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史实,体会腐败亡国的道理,由此认识当今反腐败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安史之乱及其影响。 难点: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的政治局面。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普天下应征入伍戒备森严,战争的烽火已弥漫了岗峦。尸骸积山一草一木变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红遍。 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悲惨景象。 在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大规模动乱,唐朝由此衰落。这场动乱为什么会发生?它所造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二)、讲授新课: 一、安史之乱 : 1、背景: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相关史事: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材料: 在唐朝初期有许多突厥人迁到幽州以北,在辽西还有不少契丹人。他们的生活仍然是“击球饮酒,马射走兔,语言习尚”。但唐朝的一些官员虐待当地的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实施欺压和高压政策,民族矛盾相当尖锐。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新唐书》 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形成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等边镇。这些边镇控制的兵力达到 49万,而京师和内地的兵力只有8万。节度使势力极度膨胀,最终造成了唐王朝“外重内轻”的局面。 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外重内轻,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2、过程: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此次叛乱直到763年才被平定。 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人民服役繁重,生活困苦,流离失所。 3、影响: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hāo lí杂草)。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背景: 材料:“至唐则宦官主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废君、弑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藩镇。 悯 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送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相关史事: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絮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的地方官处斩。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 2、经过: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原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但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冬天一把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夏天的一块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