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心态.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注社会心态① 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 2011年04月21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以管理思维要求老百姓用“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 以“淡定心理”驱除“焦灼疑虑”,显然难以达到。对执政者而言,既需倡导公民树立良好 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 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 在“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后, “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 包容的社会心态”,正迅速进入各级政府的任务列表。 良好的社会心态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民族都很重要。 之所以在今天备受重视, 盖因中 国发展已站在一个关键时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排位,让拥有一个怎样的“大国心态” 引人瞩目;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令提升大众“幸福基因”分量加重。就此而言,社会心态 既指向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也承载“以人为本”的具体诉求。 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 我们正在面对的挑战。这些大众情绪虽未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但正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 产生抵触消解。把握和调适社会心态,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一种执政挑战。 然而,扫描各地“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塑造路径,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的地 方有“提法”没“想法”,仅停留在口号与姿态上;有的地方把心态问题经济化,以为“多 发点钱就能让老百姓心态变好”;有的地方则认为“培育”的关键在百姓的自我修复,一味 把心态问题归咎为百姓“不理性”、“不淡定”、“不宽容”。 其实,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是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 的一扇窗口。以普遍存在的“焦躁不安”为例,城镇化及大规模人群流动,“漂族”、“蜗 居”、“蚁族”人群大量出现,不安全感容易加重;房难买、学难上、病难看的现实矛盾, 让人的不确定感增强;而少数干部的贪污腐败、一些地方的暗箱操作,使干群关系变得紧张 而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以管理思维要求老百姓用 “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以“淡 定心理”驱除“焦灼疑虑”,显然难以达到。 对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有些阶段难以逾越,有些困难难以规避,一些不良心 态的滋生难以避免。但必须意识到,如不及时妥善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也必定 影响国家目标实现。因此,对执政者而言,既需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精神风貌,重视“无形” 的心理疏导,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 “心灵鸡汤”。 这一点极具现实意义。 我们倡导理性平和的心态, 但如果监管防线屡屡失守, 瘦肉精猪 肉、染色馒头、毒生姜事件层出不穷, “淡定”谈何容易?我们追求开放包容的心态,但如 果“拼爹”现象屡屡发生,“起跑线”不公时时存在,“仇富”、“恨官”情绪何以消解? 我们提倡积极进取的心态,但如果寒窗十载也难以改变命运,“一夜成名”、“一夜暴富” 来得轻而易举,个人奋斗又有多大价值? 有学者这样描述当前我国改革的基本态势: 改革在与危机赛跑。 其实,社会心态的培育 不也是在与改革进程赛跑吗?从这个意义上说, 培育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是对各地执 政者的时代挑战。 (责任编辑:张玉珂) (关注社会心态②) 人民日报评论部: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2011年04月2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 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 “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 态的形成。 同样看待一件商品价格,有人显得很“淡定”,有人表示“鸭梨”很大;同样面对一桩 刑事案件,有人焦虑等待“正义到来”,有人则在寻找“程序瑕疵”;同样衡量一项改革措 施,有人双手赞成,有人却提出质疑……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 样、多变的时代。 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变化。 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 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 反映出 思想的极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 在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 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 弈,自然带来不同诉求的表达;随着开放扩大和全球化深入,传统与现代、国外与本土,不 同价值观念也必然产生碰撞交锋。 多元表达难免会有“异质思维”,甚至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 欣赏理性平和讨论, 期待闻过则喜的态度, 但也不无遗憾地看到, 一些人在讨论中容不下异 见,相互对骂、攻讦,动辄给对方扣上吓人的帽子,用意气之争代替真理追求;一些人对待 批评建言,非但不虚心听取,反而搞起了 “诽谤定罪”,甚至以权力意志压制不同声音。

文档评论(0)

dingfulaow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