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形式教学PPT课件.ppt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形式教学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⑤教师以简短的语言、概括、小结儿童的发现,并再一次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启发、鼓励儿童在前面探索、发现的基础上,继续进一步的探索,以寻求答案或新的发现。 ⑥教师观察、了解儿童的探索情况。 ⑦教师鼓励、启发儿童描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方法,陈述自己的发现和问题,以及在活动中的感受。 ⑧教师在儿童表达、交流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和评价,包括对本次活动的知识点的小结,对儿童学习过程及表现的评价。 4.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要求 《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 ①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②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③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中注意观察儿童的活动过程和特点,儿童餐具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的操作方法、儿童的发现与同伴的交流情况,根据观察到的情况灵活地进行指导。 (2)对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教师要鼓励儿童表述,帮助儿童归纳、整理、通过提问、组织讨论等方式使儿童获得的零散的、点滴的经验能及时得到整理,建构初步的科学概念。 LOGO LOGO LOGO LOGO 第七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形式 一、集体的科学教育活动 是指教师根据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确定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提供活动的空间和相应材料,组织全班儿童参加的活动。 1.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1)教师确定统一的学习内容 (2)教师提供统一的材料,儿童操作 (3)学习过程中教师直接指导较多,儿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受限制 2.集体的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1)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 (2)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3)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3.集体教学活动设计 (1)活动课题的选定 要选择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科学知识内容 选择的活动课题要贴近儿童的生活 选择的内容要直观、有趣,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选择的教育内容要体现时代性 选择适合集体学习的活动课题 (2)活动目标的设计 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活动目标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经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3个方面。 科学知识是指科学经验的获得、初级科学概念的学习,包括通过教育使学前儿童获取周围世界的广泛的科学经验,或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 例如,《动物的睡觉方式》活动目标: 1.儿童通过了解小动物的不同睡觉方式,知道不同动物采取不同的睡觉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科学方法是指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使儿童哪些能力得到发展,形成哪些技能,学习哪些方法。 例如,《动物的睡觉方式》活动目标: 2.儿童发展细致观察的习惯及能力,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等。 科学情感态度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情感、态度、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精神等的培养。 例如,《动物的睡觉方式》活动目标: 3.儿童通过探索动物睡觉方式,激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等。 《动物的睡觉方式》 活动目标: 1.儿童通过了解小动物的不同睡觉方式,知道不同动物采取不同的睡觉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2.儿童发展细致观察的习惯及能力,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等。 3.儿童通过探索动物睡觉方式,激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等。 ③活动目标表达要具体化、行为话,具有可操作性。 a.行为性目标:是指一种可以用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儿童行为来表示的,描述的是对教育效果的预期,即教师在活动后,能通过儿童的行为表现,看到目标的达成程度。 特点:目标表述的行为,教师能够观察和测量到。 例如:“能将杯子按材料进行分类”、“能说出小兔的外形特征等”。 b.表现性目标 指的是一种非特定性的、较广泛的目标。 特点:并不明确儿童在学习后会产生什么行为,就像是学习的主题或情境,儿童围绕它展开个性化的各种反应。它往往描述的是个别学习者身心的一般变化。 例如,“特意探究”、“喜欢吃蔬菜”等 因此,在表述目标时要注意: 1.目标中要说明具体的行为,即学习后儿童能做(说)什么?要将这些内容明确的陈述。例如,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说出睡得两种重要性。 2.目标中还要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即学者表现行为时所处的环境、人、设备、时间等因素。例如,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就是条件。 3.目标中要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即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这些依据可以是精确度、时间、完整性等。 思考: 哪种表述方式相对容易撰写一些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