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知识积累规律如何决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docx

(企业管理)知识积累规律如何决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积累规律如何决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导语 2008年国际次贷危机的影响,使大多数企业开始认识到创新之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深度访谈与蹲点观察发现,企业创新能力弱不能简单归因于创新投入水平低。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投入之间,并非线性单向关系,而是呈现出一定的互为因果的链。 实践困境:能力发展陷阱 2008年国际次贷危机的影响波及到我国的时候,恰逢我们对浙江省中小企业进行全面创新管理实践的调查。我们在采用问卷方式了解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及其管理现状的同时,也对近60家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随后,我们对其中十多家企业采取了长期追踪调查、现场蹲点、深度访谈的方式,以深入洞察企业创新能力的构建规律与发展路径,为我国广大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由于次贷危机的冲击,大多数企业开始认识到创新之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曾经“创新找死”的说法有了更理性的认知,并且普遍表现出对创新风险更高的接受度与容忍度。在此背景下,一般逻辑是:创新重要性认知提升创新资源投入强创新水平高(表征创新能力强)。但我们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创新投入水平低;创新水平总体不高,如三项专利绝对数量少,总体质量较低;从过程角度来看,大多数企业没有系统管理创新过程的体制与机制。针对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曾经有高管告诉我们:“我们不是没钱(创新),而是不知道钱往哪里投?”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访谈的高管都认为创新重要,并且表现出对创新风险不断提高的容忍水平,却出现企业创新投入水平低、创新能力弱的结果?深度访谈与蹲点观察发现,企业创新能力弱不能简单归因于创新投入水平低。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投入之间,并非线性单向关系,而是呈现出一定的互为因果的链,即:创新能力弱机会感知不良、创新信心不足、创新倾向弱研发或创新资源投入惜投、不投知识/经验难以积累、能力基础不良进一步导致企业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因此,企业实践的困境,不是如何提高投入的问题,而是如何摆脱能力发展的消极自增强路径的问题。图1绘制出企业实践中创新能力发展陷阱形成的自增强环。 图1可见,如何通过知识/经验的有效积累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寻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路径的关键环节。 自主创新与创新能力解构 自陈劲教授1994年首次提出“自主创新(indigenous innovation)”概念以来,关于创新“自主性”到底是什么的讨论一直存在。我们的研究认为:所谓自主性,既不能简单等同于“本土性(indigenous)”,也不宜仅仅从“产权性(proprietary)”层面进行解析,而应回归到创新最本源的经济学意涵进行界定,即:自主创新,在根本上不仅强调创新主体对创新过程的掌控性,更强调对熊彼特租的收益权,在全球化分工与合作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特别是收益分配支配权的获取。这种收益权从根本上来说不是法律授予而只是法律保障的,其获取在根本上依赖于“企业深层次能力”——创新能力。“产权性”仅仅是创新收益权或创新收益分配支配权的工具性目标,而不是自主创新的最终目标。那么,创新能力是什么?怎样的创新能力才能切实保障企业创新“自主性”? 我们对中控集团、聚光科技等高技术企业的深度调查显示:企业创新在本质上是指在外部环境动态变革产生的机会或内部能力模块间发展不均衡产生的价值潜力驱动下的一种系统性求变或应变以获利、最终获得竞争优势的系列组织活动。这种系统性的组织活动为企业提供了“将变革转化为机会”的潜力,以一组相关能力模块的集束——创新能力为基础加以实现。在变革与机会实现之间,企业必须首先能够知觉到内、外环境的变化,正确解读动态信息对自身管理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做出有效响应,才能确保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动态适应性,即:创新能力存在于企业对内外环境的“知觉响应”的组织过程中。据此,我们将创新能力理论解构为:变异信息感知与获取能力(变异感知能力)、信息意义与价值诠释能力(信息诠释能力)、创新决策能力与创新的实施实现等四个能力模块(图2)。 创新的基本过程是一个链式过程,感知能力、诠释能力、决策能力与实施实现能力依次居于创新链自上而下的位置上(图3)。 图3中,接近创新价值实现端(以“创新收益水平线”为参照)的能力称为“前端能力”,反之为“后端能力”。各能力模块在创新链上的分布并非是均衡的。创新链后端能力越强,企业越可能成为创新的“新思想来源”,获得“市场先入优势”的潜力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企业对其创新收益独占或掌控的潜力越大,进而使企业在整个创新价值链上的掌控权越大,越具备对参与创新收益分配权提出要求的谈判力和基础,相应地,企业创新“自主性”越强。而创新链前端的能力是将这种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基础和保证,但相对于创新链上的后端能力,对创新收益的独占潜力越小。 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依据它们与企业成长绩效间关系可进一

文档评论(0)

火之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