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二学案-徐慧君.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神经调节(二) 【预习案】 1、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1)补充图中突触的各部分结构: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2)信号传递过程: 动作电位传导: ① 与 融合,释放乙酰胆碱至 这种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属于物质运输中的 ,因此, (需要/不需要)能量。 ②从细胞结构的角度看,神经递质实质是被释放到了 即 ③乙酰胆碱在 中扩散至 与其上的受体结合,这种受体是一种 ,因而结合后 通道蛋白开放,引起突触后膜 ,形成 。 当电位达到 时,可以引起突触后膜产生 。 ④神经递质不单单是乙酰胆碱,有的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后膜极化反而加大,后膜表现为 (兴奋/抑制) ⑤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由第一个神经元的 在第二个神经元的 、 或 处形成。即在 上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 神经肌肉接点 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比较:①突触后膜即肌膜 ;②肌膜上 (有/没有)乙酰胆碱的受体;随着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的增加,电位达到阈值, (能/不能)在肌膜引起动作电位。③肌膜的动作电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时,引起肌肉 。 【想一想】结合1、2两种突触结构想一想:①突触小体是神经元 (树突、轴突或胞体)的末梢部分膨大形成的;②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 的细胞膜;③在 部分的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④突触间隙实质是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或神经细胞与肌细胞之间的间隙,因此存在于突触间隙的液体是 。 3、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和原因 ①特点: (单/双)向传递; ②原因: 。 【典型例题】 一、突触与细胞膜 1.(北京丰台区2014届期末A)识别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只能分布在神经元上( ) 2.(2014届宁波十校联考)下图表示不同类型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图1和图2中的离子通道分别允许Na+和C1-通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B.图l所示的膜电位变化,能以局部电流方式进行传导 C.图2中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更不易去极化 D.图2中的神经递质没有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细胞内 二、突触与内环境 1.(2013年宁波五校适应性考试)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纤维上电位的产生、变化与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细胞膜上离子通道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下图表示箭毒、烟碱对突触后膜上Na+通道通透性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内负外正,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的结果。 B.人体中箭毒后,箭毒与Ach受体结合,使Na+通道关闭,人体中箭毒的症状是肌肉松弛 C. Ach受体同时也是一种通道蛋白,一旦与Ach结合,即刻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D.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致病原因主要是Ach含量显著减少,用烟碱类药品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2.(北京西城区2014届期末)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γ γ-氨基丁酸 Cl- Cl- 图1神经突触 辣椒素 某种局部麻醉药 +通道阻断剂 Na+通道 细胞膜 细胞内 图2某种局麻药的作用机理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

文档评论(0)

mmmt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