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二)分析意象 ? 问题 1 :全诗 7 节,都涉及哪些意象?这 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 参考: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 我、力 ? 参考: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 问题 2 :这些意象都是写实的吗? ? 参考 :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 景观的客观描写,展示了大自 然所里和壮丽的特征,另一方 面,抒发自己“毁坏”“创 造”“努力”的主观感受,和 对“力”的赞美。以写景为基 础,再展开想像。 ? 问题 3 :你觉得本诗的主体形象是谁?为什么? ? 参考: ? 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就是诗 人的自我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 全方位 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 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 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 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 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 巨大的创造力。 ? 这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 ? 问题 4 :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 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谈谈你 的看法。 ? 参考: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 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 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 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 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 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 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 问题 5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 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 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 参考: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 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 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 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 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 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学习目标 1 、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 2 、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 容,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 3 、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 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 学法指导 1 、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 处境,通过 知人论世,理解诗歌 。 2 、 反复诵读 ,联系具体语境,品味 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对“力”的 赞美。 3 、在理解、感受诗歌的基础上,领 会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精神, 树立 自我意识 。 五四运动 ? 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发生在 北京 的一场 以 青年 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 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 示威游行 、请愿、 罢工 、 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 国人民彻底的反对 帝国主义 、 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 动,又称“五四风雷”。 ? 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 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 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 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 大的五四运动。 ? 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 甲午战争 之后大量传入 新青年 ? 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 着 陈独秀 所创办的《 青年 》杂志(后改名为《 新 青年 》)等刊物的发展以及 白话文运动 的推动, 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 般市民。 新文化运动 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 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 中国 青年 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 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 新文化运动 是由 陈独秀 、 李大钊 、 鲁迅 、 胡适 、 蔡元培 、 钱玄同 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 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 教 、 反 文言 ”的思想文化 革新 、 文学革命 运动。 ? 1915 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 新青年 》(原名 《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 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 2000 多年的传统礼 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 觉悟 ,推动了现代科学在 中国的发展,为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和 五四 爱国运动 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作者简介 ? 郭沫若( 1892 一 1978 年),原名郭开贞,字鼎 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 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892 年 11 月 16 日出生于 四川乐山沙湾 ,毕业于 日本九州帝国 大学 ,现代 文学 家、 历史学家 、新诗奠基人之 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首任校长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 1921 年,发 表第一本新诗集 《女神》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及反思.pptx
-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选型技术原则(试行).ppt
-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课件.ppt
- 科技经费管理培训通用课件.ppt
- 激光模拟打靶技术方案.pptx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PPT课件 2.第八章 课件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201812.pptx VIP
- 餐饮劳务外包合同(五篇).doc VIP
- 2023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doc VIP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 Unit 3 On the move理解 课文精研读教案 外研版必修第二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