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家庭储蓄、信心与慈善捐赠
秦海林 陈泽
摘 要: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利他动机和追求社会地位并以此牟利的利己动机的共同推动下,拥有储蓄存款的家庭会倾向于更多地进行慈善捐赠,因此家庭储蓄的增加可能会刺激更多的捐赠行为。对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XX年的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家庭储蓄存款对捐赠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储蓄存款会促进家庭捐赠,这一效应在家庭规模较大的党员家庭样本中更加显著。同时,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在储蓄存款促进家庭捐赠的过程中,对未来的信心程度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储蓄存款;利他动机;家庭捐赠;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
中图分类号:F83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20)11-0021-07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0.11.0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在居民储蓄率不断攀升的同时,民间的慈善捐赠行为也呈现出日益兴盛的势头。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之对应的是储蓄率的持续攀升(刘铠豪和刘渝琳,20XX)[1],被称为 “中国式高储蓄率困境”①。20XX年,中国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伴随着国家对慈善捐赠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改革,个人的捐赠比重正在增加,全民参与式的小额捐款开始盛行。中国慈善联合会20XX年发布的《20XX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XX年我国境内接受国内外社会捐款捐物总额占全年GDP的0.16%,比上年增长6.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难预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不仅居民储蓄率可能继续攀升,个人慈善捐赠也面临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不禁要问,家庭储蓄与其慈善捐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么?
具体而言,家庭的高储蓄率虽然会挤占和推迟当期消费,但是可以通过调整生命周期资产负债表,平滑家庭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消费水平,来增强家庭对获取未来消费效用的信心,从而激励其产生利他主义的同情心,积极参与慈善捐赠活动。根据文献考察,个人的捐赠行为不仅受慈善组织中形象、声誉、绩效、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专业化程度、品牌个性和会计信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Bennettr和Gabriel,20XX;Sargeant等,20XX;Michel和Rieunier,20XX;陈天祥和姚明,20XX;蒋晶,20XX;石国亮,20XX;陈丽红等,20XX;朱健刚和刘艺非,20XX)[2-9],还受到家庭收入、个人的慈善认知、利他或者利己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苏媛媛和石国亮,20XX;郑筱婷和钱艳萍,20XX;曾建光等,20XX;谢晔,20XX;陈世柏,20XX)[10-14]。值得关注的是,既有文献较少关注家庭储蓄和慈善捐赠的关系以及储蓄行为是怎样影响慈善捐赠的。从直观上来看,储蓄存款与慈善捐赠存在相关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然而个人慈善捐赠是一项复杂的社会行为,高储蓄率的家庭一定会进行慈善捐赠吗?为了破解这一困惑,本文拟深入研究储蓄行为与慈善捐赠的关系,以期证实二者间的因果关系,为政府有关部门发展普惠慈善提供实证支持。为此,本文拟利用CFPS(20XX)的数据,综合运用2SLS、PSM计量方法,来检验储蓄存款与家庭捐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从家庭规模、党员身份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入研究储蓄存款对家庭捐赠影响的异质性。此外,本文还设计了中介效应模型,对具体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证检验。
二、研究假设
(一)储蓄存款与家庭捐赠
首先,在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既定的条件下,储蓄存款可视为一种家庭剩余,即家有余财,意味着家庭自身消费需求得到了基本滿足。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论是出于利他主义的动机还是利己主义的动机,都要有一定的储蓄存款作为物质保障,否则不但无法顺利完成捐赠,反而连自身的消费需求都无法有效满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步入小康,整个社会的中产阶层群体正在形成,并愈发庞大(王韧和马红旗,20XX;顾思蒋和夏庆杰,20XX)[15-16]。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家庭边际消费倾向的持续走低,所以家庭的边际储蓄率必然会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势头。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家庭捐赠行为得到充分的物质保障,会激励那些拥有储蓄存款的家庭进行捐赠。
其次,在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纯粹利他主义动机的支配下,那些拥有储蓄存款的家庭会倾向于进行更多的捐赠(苏媛媛和石国亮,20XX;郑筱婷和钱艳萍,20XX)[10-11]。虽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德邦快递_销售体系优化项目_销售体系现状分析报告v1.0_20150413汇报版.pptx VIP
- 最新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完整版).pdf
- 雨棚清单报价表格.docx
- 光电图像处理-PPT课件(全).pptx
-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 YC_T 10.4-2018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第4部分:灰铸铁件.pdf
- 一种应用于港口无人集卡的路径调度仿真测试方法、系统及介质.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教学课件PPT初二优秀公开课.pptx
- 5.2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pptx
- 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 - 司法院.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