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先进材料.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研引路 精益求精 勇创佳绩——记 ** 小学教师李 ** 同志 李 ** ,陕西宝鸡人, 1964 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 员,小学高级教师, 1985 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初中、小学数学教学,从 1992 年起,潜心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 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她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教中研,研中改,积极实 践新课程标准,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被 誉为“小学数学教坛上的一颗明星” 。 她对本职工作精益 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 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 ,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意识, 构建了“学生先自学, 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 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应用。多年来,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 及格率均达 96%以上,优秀率均在 95%以上,一直稳居同级同科第一或全县第一,先后有 60 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奖或发表了数学小论文。 2005 年所代六年级四班名学生在全县毕业会考中数学及格率 96.92%,优秀率 68 87.69%,平均分 94.415 ,综合成绩 93.71 ,再次名列同级五 个教学班第一。 她坚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 子,截止目前有 80 多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县 20 多 家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其中《联想转换 “五技巧”》、 《加强小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 、《实践新“课标” 做到 “四转变”》、《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 、《试论小学数学教 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发表在《中小学数学》 、《甘肃 教育》、《兰州教育》、《平凉日报》、《平凉教育》、《甘肃教育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论 文集》等刊物上; 《我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 育的》荣获第二届全国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试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荣获甘肃省 2002 年优秀论文一奖, 《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荣获平凉市素 质教育有奖征文二等奖;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编题训练》 、 《转“差”贵在“五心” 》等入选《中国教育丛书》 、《教坛 群英论文集》、《中国素质教育论文集》等书; 2003 年 4 月她出版了个人第一部教研专著 《学步集》,全书分为上、 下篇,上篇收录研究文章 40 篇,以解题方法的研究为主,兼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作业训练、 “差生”转化、课程标准、 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下篇收录 20 例教学设计,全是示范课教案;从这些文章和教学设计中,可以反映出她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 思路,鲜明的教学风格,可以感受到她敢于创新的精神,严 谨务实的教学态度和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品质。她的这些 论文或总结教学经验、或研究教材教法、或进行学法指导、 或指导教研教改, 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她执教的《加、 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 、《乘法分配律》 分别于 2000 年 6 月、 2002 年 12 月荣获甘肃省第四届、第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大赛一、二等奖,她于 2000 年 10 月至 2001 年 1 月参加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承担的跨世纪园丁工程“特级 教师计划”专设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究,探索总结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方法,“自学点拨式” 课堂教学模式,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六个转变: ( 1)从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2)从以教师的讲课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为主; ( 3)从学生静听转变为积极思维、大胆质疑;(4)从原来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 ( 5)从重视结论的掌握转变为对学习过程的理解;( 6)从重视对知识的运用转变为对新知识的不断 探索与理解。该课题于 2003 年 5 月通过市级鉴定 , 被评为优秀等级 , 同年 10 月通过国家教育部鉴定, 并颁发了结题证书,该研究成果 2004 年 9 月荣获第五届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文档评论(0)

150****09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