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 讲义+习题-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VIP

记叙文阅读 讲义+习题-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叙文阅读 【要点复习】 一、设计目的: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基本方法:记叙文类问题阅读的考查内容既有对细微之处的字、词、句的额理解与运用,又有从文章整体阅读着眼的宏观把握与感受;既有对文本大意的简介与认识,又有结合自身实际的延伸阐发;既有对阅读方法的渗透评估,又有对学习习惯的展示量化。 【内容讲解】 一、知识导入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 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 3.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 4.明确人称 5.弄清三种顺序 6.明确文中的过渡与照应 7.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与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8.根据要求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 9.辨析文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10.分析表达技巧 11.词语替换 12.阅读感受 二、知识整合 (一)记叙文的要素和线索 1.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的说法。这六要素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才能完整、具体。 2.记叙文的文章线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1)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②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③有的以人物为线索。④有以一事为线索的。⑤有以一物为线索的。⑥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⑦有以某一问题为线索。等等。 如何找线索:第一,从结构层次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安排结构的线索;第二,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或事物;第三,注意文章的标题。以《背影》为例,分析文章的线索时首先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文章写的是我四次见到父亲的背影。第一次是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二次是望父买橘子,刻画背影;第三次是父子分手,细别背影;第四次是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所以这篇课文的线索就是父亲的背影。 (二)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1.抒情 抒情也是作者思想、观点、立场的流露,是作者对事物的审美与评价,表现着对所写事物人物的态度,抒情在记叙文中运用得好,可以渲染气氛,表达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A. 直接抒情。作者在文章中表明自己的感触和动情之处;直呼抒情对象,这样抒情显得更亲切、明快,更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 间接抒情。即作者通过叙述描写议论来抒情。作者往往把情感依托于叙事、绘景、状物、说理,在叙事、绘景、状物和说理中抒发感情,也就是寄情于事、寄情于景、寄情于物、寄情于理。在叙事描写议论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议论 A. 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是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 B. 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议论用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C. 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 总之,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用于中间是为了起衔接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用于文章结尾是为了收缩全文、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3.说明 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 4.描写 A. 直接描写(又称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又称间接描写) B. 白描和细节描写 白描就是简单勾勒,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用简洁的文字,朴实的语言,寥寥几笔,勾勒出鲜明的形象。 细节描写,是指文章中具有深刻含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从事物的细微处和人物神态动作的微妙中再现文章的真实感和生动性,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时的描写。 C. 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还可分为: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①外貌描写。指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等的刻画。 ②动作描写。即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突出其精神思想,性格特征。 ③语言描写。就是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人物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 ④心理描写。就是指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客观情势而产生的思考、梦境和幻觉等内心活动。 = 5 \* GB3 ⑤神态描写。就是指对人物脸上神情的刻画。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生活、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条件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描写。还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三)几种常见描写作用及答题格式: A. 肖像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

文档评论(0)

FK教育题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