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报告范例(软基工程).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同段 软基工程地质补充勘察报告(中间资料) 工程概况 路线穿越段位于安岳县文峰野猫沟, 场地附近无公路通过, 均为机耕通 道,交通较为不便。 拟建公路路基里程桩号为 K41+580.0 ~K42+200.0 段,大多以填方的 形式通过“ U”型沟谷,最大填高约 6m ,沟谷都为水田。 为了更准确的查明软土地基的厚度和分布范围, 受业主委托,我单位对 沟谷水田地段进行补充勘察工作, 本次补勘所采用的方法为静力触探, 主要 目的是查明浅层软土、深层软土和部分小构地段软土的厚度和分布范围。 本次补充勘察外业时间为 2009 年 11 月 28 日,共完成静力触探钻孔 14 个,进尺 49.3m 。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测区为构造剥蚀深切丘陵地貌,高差一般大于 10m 。填方段地势起伏 小,地形较平坦,沟槽谷地多开垦为水田和池塘,斜坡下部上覆薄层第四系 黏土,局部矮坎处见砂岩、泥岩出露,斜坡坡表局部开垦为旱地,植被较为 发育。 2.2 地层岩性 根据本次静力触探成果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软基段钻 孔揭露的覆盖层厚度一致, 据勘察报告场区内主要覆盖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 坡洪积层 (Q4dl+pl )、坡残积层 (Q4 dl+el )。 2.2.1 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 Q4dl+pl ) 1)黏土:灰褐色~棕红色,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少量铁锰氧化物结核,呈饱和、软塑~可塑状态,结构不均,局部夹少量泥岩角砾、砂岩角砾,表层含植物根系,层厚 1.0 ~9.5m ,分布于槽谷平缓地带。 2.2.2 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 Q4 dl+el ) 1)黏土:紫红色,呈湿的、硬塑状态,结构不均,夹少量强风化砂岩、泥岩角砾,仅局部地段分布该层。 2.3 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 场地无重大的不良地质, 特殊性岩土主要为丘间沟谷存在厚度不均的软 弱黏土,沉降量大,承载力低,含水量较高,抗剪强度低,高路堤填筑后, 易产生超限不均匀沉降,对路基稳定有较大影响。分布范围、厚度详见下表 (表 1): 软土分布一览表 表 1 分布范围 分布厚度 塑性 比贯入阻力 压缩模量 Es 状态 ps 值 MPa MPa K41+580~ K42+200 及两侧 0.2 ~ 3.0m 软塑 0.62 2.5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建议 3.1 各岩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上部软塑状黏土,具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 的工程地质特性,承载力低 (60 ~80kPa) ,不能作路堤及结构物的基础持力 层。 下覆为软~可塑状黏土,承载能力相对较好( 100 ~130kPa ),可作为 路堤的基础持力层, 但其局部夹含有力学性质较差的软塑黏土透镜体, 性质 不均,当该路段为高路堤时需进行沉降变形验算。 3.2 路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建议 本线路所穿越沟谷地段主要为水田, 纵坡相对较缓, 但局部岩土界面起 伏较大,工程性质差异大,上部 0.2 ~3.0m 由软弱黏土组成,呈软塑状, 下覆多为软~可塑状黏土, 局部夹有软塑黏土透镜体, 路堤直接填筑后易产 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应对软弱黏土进行处理。 K41+580.0 ~ K41+800.0 段:本段为浅填路堤,部分路基位于山体的斜 坡上,部分位于斜坡坡脚,主要分布为水田。本次静力触探揭露覆盖层厚度 1.9m ,上部软塑黏土厚度 0.4m ,建议对该段进行清表压实处理即可,但须 注意路基两边因为持力层不同而引起差异沉降问题。 K41+800.0 ~ K42+200.0 段:本填方段场地软土覆盖层厚度 0 ~2.5m , 可对表层软土进行换填处理, 换填材料需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 基底开挖 换填前需做好基底的排水工作, 以防基底泡水软化, 该段局部地段可塑黏土 层中夹有软塑黏土透镜体,厚度不大,施工时需引起注意。 由于地基处理范围内地势较低, 建议在换填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沟的 布置,施工时应注意拦截地表水和及时排泄渗入地基中的地下水。 结论与建议 1)根据本次补充勘察静力触探曲线成果并结合详勘钻孔资料,该路 段建议如下: K41+580.0 ~ K41+800.0 段:采用清表压实处理; K41+800.0 ~ K42+200.0 段: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换填压实处 理; 2)地基处理范围内地势较低,建议在清表和换填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沟的布置,施工时应注意拦截地表水和及时排泄渗入地基中的地下水。 3)各岩土层设计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2),其它参数指标见详细勘察 报告。 各岩土层设计参数建议 地 层代 号 岩土名称 状 态 或风化程度 Q 4dl+pl 黏土 软塑 Q 4dl+pl 黏土 软~可塑 Q 4dl+el 黏土 硬塑  表 2 承载力基 压缩模量 Es 本容许

文档评论(0)

158****32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