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页 /共 5页 第 第 PAGE #页 /共 5页 满井游记 (袁宏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3、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 写景技巧。 德育目标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 的方法。 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讨论点拨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疏通课文 、导语设计 我国的南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 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 州的醉翁亭。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 的景致。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 (多媒体显示 ) (1)学习巩固生字 (2)强调长句子的断句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读,并点评(①读音是否正确;②停顿是否分明) (二)译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发现疑难词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多媒体显示) 内容如下: 常用实词。 一词多义。 难句翻译。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游人虽然还不算多, (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 时时能看到。 第 第 PAGE #页 /共 5页 第 第 PAGE #页/共5页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这 )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 (却)不知道啊。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 罢了。 四、课下作业: 笔译课文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 一、检查课文翻译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 三、品读课文 阅读思考: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 l 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3.第 2 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 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 其实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 ,关键是记忆有技巧 ,“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 ,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 ,要真正提 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 ,每天 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 ,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 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 ,积少成多 , 从而收到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的功效。 4.第 3 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 比物。试举例说明。 讨论明确,归纳要点: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 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 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先写全景: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 “若脱笼之鹄”; 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 “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 “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 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 情,情景交融。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 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 追求。 5. (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 (把人比作物 )。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 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 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文档评论(0)

cap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