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析技术与应用: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ppt

现代分析技术与应用: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吸光系数法 (二)工作曲线法 E通常来源于标准数据(?max 的?或 ),简单。如不能在?max处测定A,则须测定标样在?处的E值。 测定E值的仪器与工作仪器不是同一台时,误差不容忽视。 同一台仪器上工作,固定测试条件,有: A=K?c,浓度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 例:芦丁含量测定 0.710mg/25mL (三)对照法——外标一点法 同一台仪器(误差小)上工作,固定测试条件,则: 应用:一元弱酸HA离解平衡常数的测定 在高酸性(或高碱性)溶液中: 或 溶液酸度在两者之间时: 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则: 例:测定维生素B6的pKa值 称取VB625mg,溶于水后稀释至100ml,作为贮液。供试液按下表制备成pH各不相同但含B6浓度相同的溶液。VB6在pH2时为酸式体,在pH7时为碱式体。 将溶液A(酸式体)和溶液E(碱式体)分别置于1cm吸收池中,在230~375nm波长范围内扫描。重叠两个吸收光谱,选择适当的测定波长, 溶液 VB6贮液 V(ml) 0.1mol/mL HCl V(ml) 0.05mol/mLNaAc V(ml) pH7磷酸盐缓冲液V(ml) V总 A 10.0 10.0 0 0 100.0 B 10.0 6 25 0 100.0 C 10.0 4 25 0 100.0 D 10.0 2 25 0 100.0 E 10.0 0 0 50 100.0 四、同时测定多组分的定量方法——计算分光光度法 1.两组分吸收光谱不重叠(互不干扰) 两组分可在互不重叠下选择λ测定A,分别按单组分定量。 2.两组分吸收光谱部分重叠 ?1→测A1→b组分不干扰→可按单组分定量测Ca ?2→测→a组分干扰 3.两组分吸收光谱完全重叠——混合样品测定 (1)解线性方程组法 2.等吸收双波长法 消除a的影响测b 选 的等吸收点,得 和 同理: 消除b的影响测a ∵ A A A A A ∵ ∴ A A A A A A1 A2 六、比色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使无吸收的物质转变为有色物质,便于测定。 (一)显色反应及其条件 1. 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① 显色反应必须是定量的;② 反应的有色产物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③ 产物与试剂的最大吸收峰必须有足够的差别;④ 产物的?值必须足够大(103~105);⑤ 显色反应必须有较好的选择性。 2. 反应的条件 必须通过实验确定显色反应的最适宜条件,须注意: ⑴ 试剂用量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⑵ 溶剂对产物吸收峰的影响 ⑶ 酸碱度对产物组成和吸收峰的影响 *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一、电子跃迁类型 吸收紫外-可见光光谱是由于分子分子中价电子在不同的分子轨道之间跃迁而产生的。 E ? ? ?* ?* n 未成键 成键 成键 反键 反键 ? ? ?* n ? ?* ? ? ?* n ? ?* 4. n→ ?* 跃迁: 含杂原子饱和基团(OH,NH2) λ150~250nm(真空紫外区) 1. ? → ?* 跃迁: 饱和烃(甲烷,乙烷) λ150nm(远紫外区) 2. π→π*跃迁: 不饱和基团(C=C,C=O) λ~ 200nm 体系共轭,E更小,λ更大 3. n→π*跃迁: 含杂原子不饱和基团(C≡N,C=O) λ 200~400nm(近紫外区) 5. 电荷迁移跃迁:电子从给予体向接受体相联系的轨道上迁移 通过反应Nu: + M+ → Nu:M (Nu: 通常是C=O,O-,NH2等生色团, M+为过渡金属离子,Nu:M为配合物 ) λ120~550nm;?max 104 6. 配位场跃迁:在配体存在下过渡元素的d或f轨道中电子从低能态轨道向高能态轨道跃迁 λ300~600nm;?max 102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有关概念 末端吸收 (end absorption) 肩峰(shoulder peak) 吸收峰(peak) 谷(valley) 生色团: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不饱和键和未成对电子,产生π→π* 跃迁和n→π*跃迁的基团,即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基团,如 C=C;C=O;C≡N;N=N ;C=S 等。 助色团: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无紫外-可见光吸收),当与生色团相连时能使生色团的吸收峰长移,并使吸收峰加强的基团有机物:例:-OH, -OR, -NH2,-X等。 红移和蓝移: 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 或采用不同溶剂后—— 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 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或其他原因,使吸收强度增加称增强效应;反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