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完整版.pptVIP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 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中国第五大发明,将其培育过程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材料五 当1967年比夫拉战争导致了大规模饥荒和大量无辜平民死亡之后,非洲的饥荒第一次被报道。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被震惊了:干瘪的乳房犹如枯萎的梨,含在一个骷髅般孩子的嘴中,那里面其实早已没有奶水。为了安慰孩子的饥饿,母亲不得不忍受被吮吸的痛苦。饥饿是来自身体的摧残,但这些照片中的悲惨情景却直逼人心,拷问着读者的灵魂。 材料四 恺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女孩》。画面没有一点悦目之处,干枯的土地,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一只紧盯着这个孩子、急不可耐要扑向“猎物”的兀鹰。恺文·卡特用一张照片向人们展示了整个非洲的绝望。 材料四、五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严重问题? 一靠邓小平:邓小平提供了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二靠袁隆平:袁隆平提供了技术,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 材料六 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材料六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 意义: 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自主研发的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 银河—I 1983年12月诞生, 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 银河—Ⅱ 1992年诞生, 运算速度为每秒十亿次。 银河—Ⅲ 1997年通过国家鉴定, 运算速度为每秒百亿次 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古代辉煌)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近代衰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振兴)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含义: “两弹”:原子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指什么? 人造地球卫星 原子弹 导弹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何为“两弹一星”? “两弹”:原子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合作探究: 新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中国二炮部队地地导弹 中国导弹部队 中国发射地空导弹 材料一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二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 ,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材料三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什么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合作探究 ①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③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2、“两弹一星”研制的原因: 核原则: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