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 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pptx

药物化学 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喹诺酮类药物的开发可以追溯到抗疟药物氯喹的发现,通过对其结构改造,得到的7-氯-1-乙基-4-氧代-喹啉-3-羧酸具有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喹诺酮类药物按问世先后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 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的Lesher等人发现了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萘啶酸(nalidixic acid,7-甲基-1-乙基-4-氧代-1,4-二氢-1,8-萘啶-3-羧酸),是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表,为窄谱抗菌药物。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 1962年~1969年,为第一代喹诺酮药物的发展时期,主要通过改变药物结构以扩大抗菌谱,提高生物利用率和分布性能等。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绿脓杆菌无活性。在治疗肠道,泌尿道感染方面起了一定作用。如只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肠杆菌属及流感嗜血杆菌的部分菌株具有抗菌活性,对淋病奈瑟菌亦具抗菌活性,但对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均无抗菌活性。体内易被代谢和失活而被淘汰,当前已经很少在临床治疗中使用。 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 1970年~1977年为第二代喹诺酮药物的发展时期,主要通过对药物结构进行改造,调整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从而改善其在体内的转运、分布及抗菌活性。 第二代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第二代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 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优于第一代,抗革兰氏阴性菌强于第一代,且对绿脓杆菌有效,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差。 第二代喹诺酮药物在体内较稳定,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对尿路及肠道感染也有作用。但是,第二代喹诺酮抗菌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较多,已弃用。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1978年~1996年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时期,在6位引入氟原子,7位多为哌嗪或类似物及衍生物。先后开发了一系列氟代或多氟代喹诺酮类药物。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药 在喹啉环第6位上引进了氟原子,合成出第一个含氟的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 ,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诺氟沙星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药 以诺氟沙星(norfloxacim)为代表,又相继合成了含有氟化物的喹诺酮类衍生物。化学修饰在其主环6或8位加入氟原子,基本母环的3位有一个羧基,6位通常由氟取代,多数7位有一个哌嗪环。这种药物被称之为氟喹诺酮类药物。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药 (±)-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1,4]苯并噁嗪-6-羧酸 氧氟沙星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药 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为半水合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后者的10倍。 左氧氟沙星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药 1-环丙烷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环丙沙星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药 5-氨基-1-环丙基-7-(顺式-3,5-二甲基-1-哌嗪基)-6,8-二氟-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 司帕沙星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药 (1Α,5Α,6Α)-7-(6-氨基-3-氮杂二环[3.1.0]己-3-基)-1-(2,4-二氟苯基)-6-氟-1,4-二氢-4-氧-1,8-萘啶-3-羧酸 曲伐沙星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强于第一、二代,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它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氟喹诺酮类药物除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的部分菌株等作用进一步增强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效,扩大了菌谱范围。且抗菌谱扩大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及结核杆菌均有效。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优点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有的可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媲美(如氧氟沙星等)。 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 治疗范围广。 耐药性较少。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 在抗菌作用方面,一般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不如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 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一般无须停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环丙沙星较多见;皮疹也有可能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一般为0.5%~1.0%。 不宜长期大量给予哺乳妇和骨骼发育中的少年儿童。 个别氟喹诺酮长期大量给予户外劳动的老年农民,少数会出现光毒性反应。 第四代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1997年至今为第四代,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开发时期。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药 1-环丙基-7-(S,S-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