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的掺伪的检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 NUMPAGES XXXX大学 食品安全研究进展课程论文 白酒中的掺伪的检验及感官鉴定 院 (系): 食品学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授课教师: 完成日期: 2011年12月23日 白酒中的掺伪的检验及感官鉴定 摘要:白酒中的掺伪方式多是以掺兑和假冒。最普通的是白酒中掺水,对人体没什么大的危害,属于一般掺假。而性质比较恶劣的是用工业酒精甲醇代替白酒中的乙醇。甲醇又称木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烧的液体,容易挥发,气味与乙醇相似,多用作化学助剂,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而致中毒。甲醇的检验方法分为物理检验法和化学检验法,对于一般消费大众可以用感官评定。白酒的感官评定有一定的要求,各类型的白酒一般都要求具有本品种突出的风格。色泽一般为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不同香型的白酒按其香气口味可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白酒的感官评定,从外观,香气,口味,风格等几个方面来评定白酒的优劣。出了从酒质来鉴别外,还可以从商标,和包装等方面来鉴别。 关键字:检验,甲醇,感官评定,掺假识别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上的白酒品种丰富,供应充足,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在白酒加工、销售过程中掺杂,使假欺骗消费者。掺假白酒不但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而且食用这些掺假白酒严重时还会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1酒的分类 酒的品种繁多,世界各国分类的方法和标准也不一。目前较常见的分类法有以下几种: 1.1、根据酿造方法分类 蒸馏酒:原料经发酵后,用蒸馏法制成的酒。这类酒的度数较高,刺激性较强。如白酒、白兰地酒、威士忌酒等。 发酵原酒:原料经发酵后直接提取或用压榨法取得的酒。这类酒的度数较低,刺激性小。如啤酒、葡萄酒、黄酒等。 配制酒:用白酒或食用酒精与一定比例的糖料、香料、药材等配制而成的酒。如竹叶青、五加皮等。 1.2、根据酒精含量分类 高度酒:酒度在40°以上的酒都属高度酒。如白酒、白兰地酒、威士忌酒等。 中度酒:酒度在20°-40°之间的酒属于中度酒。多数配制酒和部分白酒属于此类。 低度酒:酒度在20°以下的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都是低度酒。 1.3、商业分类 根据我国商业经营上的传统分类,一般分为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果酒、露酒、药酒。 2白酒中的掺伪方式 白酒的掺伪方式主要有:假冒酒,侵权酒、冒名酒,勾兑酒,毒酒,病酒。市场上的假酒一种是用普通白酒假冒名酒,欺骗消费者,主要发生在大城市或城镇地区,全 国17种名酒,市场上都有假冒品种;另一种是用甲醇勾兑食用白酒销售牟取暴利,致人死伤 案件屡有发生,主要发生在农村。 3勾兑甲醇的危害与鉴别 3.1甲醇简介 甲醇,又称木醇,木酒精,是最简单的醇。纯品为无色透明,易燃, 高度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是有机合成原料、药品、油漆、香水、防冻剂、聚丙烯醇、变性酒精等制造业的原料。沸点64.5 0C,密度0.795,蒸汽压97.30 mmHg(200C),爆炸极限6.0—36.5%,(体积)。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3.2甲醇毒理学简介 甲醇吸收至体内后,可迅速分布在机体各组织内,其中,以脑脊液、血、 胆汁和尿中的含量最高, 眼房水和玻璃体液中的含量也较高, 骨髓和脂肪组织中最低。甲醇在肝内代谢, 经醇脱氢酶作用氧化成甲醛, 进而氧化成甲酸。本品在体内氧化缓慢,仅为乙醇的 1/7 ,排泄也慢,有明显蓄积作用。 未被氧化的甲醇经呼吸道和肾脏排出体外,部分经胃肠道缓慢排出。 推测人吸入空气中甲醇浓度 39.3~65.5g/m^3, 30~60 分钟,可致中毒。人口服5~10ml, 可致严重中毒; 一次口服 15ml , 或 2天内分次口服累计达 124~164ml,可致失明。有报告,一次口服 30ml 可致死。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可引起脑水肿。甲醇的麻醉浓度与LC较接近,故危险性较大。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 易引起视神经萎缩, 导致双目失明。 甲醇蒸气对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甲醇的毒性与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的蓄积有关。 以前认为毒性作用主要为甲醛所致, 甲醛能抑制视网膜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膜内不能合成ATP,细胞发生变性,最后引起视神经萎缩。近年研究表明,甲醛很快代谢成甲酸,急性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和眼部损害,主要与甲酸含量相关。甲醇在体内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抑制糖的需氧分解,造成乳酸和其他有机酸积聚以及甲酸累积,而引起酸中毒。一般认为,甲醇的毒性是由其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所致的。 3.3甲醇的物理检验法简介 一般情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