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 3. 大气颗粒物来源识别 富集因子法 地壳 颗粒物 ) ( ) ( Si i Si i X X X X EF ? 元素 Cr Co Mn Cd Pb Cu Zn EF 1.2 2.9 1.2 61 26 9.3 21.5 某市大气飘尘中元素的富集系数 32 五、大气颗粒物的去除过程 1. 干沉降 η ρ ρ 8 . 1 ) ( 2 1 2 ? ? gd v 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的沉降。 粒子的沉降速度由斯托克斯定律求出: v —— 沉降速度 d —— 粒径 ρ 1 , ρ 2 —— 分别为颗粒物和空气的密度 η—— 空气的粘度。 33 颗粒物直径 / μ m 沉降速率 (cm/s) 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 0.1 0.00005 2 — 13 年 1 0.004 13 — 98 年 10 0.3 4 — 9h 100 30 3 — 18min 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沉降速度 34 五、大气颗粒物的去除过程 2. 湿沉降 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 去除效果 干沉降: 10 — 20% 湿沉降: 80 — 90% 35 六、大气中的 PM 2.5 1. 大气颗粒物的研究发展 一次颗粒物 二次颗粒物 TSP PM 10 PM 2.5 纳米级颗粒 人为源 天然源、生物源 大气环境化学概述 (PPT 48 页 ) 1 大气能见度是大气质量最直接指标之一 2 3 4 大气气溶胶影响能 见度 名古屋 汉城 北京 5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二氧化硫 年平均 0.02 0.06 0.1 毫克 / 立方米 SO 2 日平均 0.05 0.15 0.25 ( 标准状态 ) 1 小时平均 0.15 0.5 0.7 总悬浮颗粒物 年平均 0.08 0.2 0.3 TSP 日平均 0.12 0.3 0.5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 0.04 0.1 0.15 PM 10 日平均 0.05 0.15 0.25 氮氧化物 年平均 0.05 0.05 0.1 NOx 日平均 0.1 0.1 0.15 1 小时平均 0.15 0.15 0.3 二氧化氮 年平均 0.04 0.04 0.08 NO 2 日平均 0.08 0.08 0.12 1 小时平均 0.12 0.12 0.24 一氧化碳 日平均 4 4 6 CO 1 小时平均 10 10 20 臭氧 O 3 铅 季平均 1.5 微克 / 立方米 Pb 年平均 1 ( 标准状态 ) 苯并 [a] 芘 B[a]P 氟化物 日平均 7 ① F 1 小时平均 20 ① 月平均 1.8 ② 3.0 ③ 植物生长季平均 1.2 ② 2.0 ③ 微克 /( 平方分 米 . 日 日平均 0.01 1 小时平均 0.12 0.16 0.2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浓度单位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一 1996) 6 国家环境保护局于 1996 年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一 1996) 。 一级标准 适用于一类质量功能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级标准 适用于二类质量功能区,包括城镇规划中确定的 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 和农村地区。 三极标准 适用于三类质量功能区,包括各特定工业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7 一、气溶胶的定义和分类 ? 气溶胶 (aerosol) : 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 中形成的庞大的分散体系。其中颗粒物的直径为 0.001 ~ 100 μ m 。 ? 大气颗粒物: 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粒子,称为大气 颗粒物。大气颗粒物是大气的一个组成部分,参与大气 降水过程,大气中有毒物质可以是无机物也可以是有机 物,主要分布在气溶胶中形成污染源。 1. 气溶胶的定义 8 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2. 大气颗粒物的性质 ? 有机物、无机物,固态、液态 ? 形成云、雾、雨、雪等天气,参与大气降水 ? 有害物质通过呼吸进入到人体,危害健康 ? 大气中污染物的载体和反应床 ? 影响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形成和烟雾事件的发生 9 3.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 ( 如二氧化硫、氮 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