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德村改造的模式.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中村改造案例分析 猎德模式分析 1990年以后,广州跨过了快速城市化阶段,作为我国城 市化进程特殊产物的城中村现象开始凸显。城中村问题逐 渐成为广州绕之不去却无从下手的城市管治问题,一方面 是因为制度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 撑和可操作性的改造策略。 2006年广州提出“中调”战略,城市发展方式从外延扩 张向优化提升方向转变,从“增量”发展转为“存量”再 开发,推动城中村改造成为其中重要举措之 2009年以后在上层宏观政策支持下,广州加快“三旧 改造步伐,城中村改造全面展开 在此背景下,酝酿准备多年的猎德村以其特殊的区位与 糸件成为广州启动城中村改造的第一个试点,其中安置方 案实施从2007年10月启动拆迁到2010年9月完成回迁历时 3年 (一)城中村的定义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随着城市用地 扩展,越来越多的原在郊区的村落和耕地被纳入城市用地范围,但 因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城乡二元体制,它们没有 真正被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中,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 景观等各方面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农村居民特征。城中村的界定是指位 于繁华的市区中、被现代城市建筑包围或半包围、已经没有农用耕地、 具有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特征的设施简陋的居住地。 (二)公众参与 对于公众参与的涵义,由于国内外学者侧重角度的不同,往往会做出 不同的描述,但在结构方面存在某种一致之处,定义的结构一般都包括 参与主体、参与客体、参与途径这三个基本元素,即“谁参与 参 与什么” 怎样参与”。在结合中西方学者对公众参与定义的理解上, 把城中村改造的公民参与概述为一切非政府的公民或团体直接参与到他 们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即城中村改造的过裎中去,使他们能够通过 各种有效的途径,充分衣达自己的意见,形成合意,对城中村改造产 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其中,城中村改造涉及的主体除了确定性的参与 主体:城中村村民、政府部门、开发商外,还包括预期性的参与主体 规划师、临近村村民、社会公众、媒体、公益性組织等。 公民参与城中村改造的价值分析 (一)有助于城中村改造的公共利益取向,实现社会监督 城中村改造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价值取向和逻 辑起点,以“公平、公正”原则作为保障。而对于公共利益的定义, 在《公共政策词典》里是指社会或国家占绝对地位的集体利益而不是某 个 狭隘或专门行业的利益。公共利益表示构成一个政体的大多数人的共 同利益,它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即公共政策应该最终提高大家的福利 而不只是几个人的福利。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的 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数政府人员会采取各种方法谋取个人私 利,或者政府部门服从于开发商等利益集团的寻租活动而导致城中村 改造的目标取向背离公共利益。而城中村村民在这场利益博弈中处于弱 势群体的地位,如果在改造决策中对自已的居住空间没有一点发言权 甚至在芧前没有知情权的情况下,政府就一纸公文下令限期搬迁,难 以体现社会的公正,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 以,公民通过合 集团之间的博弈制衡局面,促使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不得不考虑多方 面的利益诉求,减少各种权钱交易和寻租行为,形成代表公共利益的 城中村改造政策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