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臭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理论与技术
李大鹏
2018年10月
目录
1
黑臭水体整治背景
城市水体黑臭成因
黑臭底泥治理技术
黑臭底泥原位修复
黑臭水体整治背景
1
背景
黑臭水体就在身边
4
消除城市黑臭
建设生态文明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水十条中任务最艰巨的就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背景
黑臭水体看得见、摸得着,朝夕相伴
感官指标为主
水质指标次之
决定权在百姓
水质指标达标
黑臭消除
水环境质量改善
富营养化消除
城市水体黑臭成因
2
6
成因
推手:污染源。
点源
面源
内源
污染在河里,根源在岸上
成因复杂,污染排放是核心
区域治理是重点
区域协调,综合整治
成因——实例
非一条河治理,而是区域治理
昆山同心中心河
长度:3.8Km
宽度:20m
深度:1.5m.
静止,黑臭。
夏天,沿河住户不能开窗。
2008.10-2012.4
黑臭底泥治理技术
3
9
底泥修复现状
泥量大,成分复杂,含水率较高,含有污染物
底泥中常见污染物
(1)重金属(Hg、As、Zn、Cu等)
(2)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
(3)氮磷等营养物质
二次释放
抑制
生态系统
富营养化
截除外源污染后,底泥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推手。
换水
底泥修复—实例
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环保清淤必不可少
原位覆盖
环保清淤
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范围分别为0.41~3.13 g·kg-1、0.27~4.19 g·kg-1和6.76~63.92 g·kg-1。
污染物呈南高北低趋势
底泥修复技术
修复技术的选择点取决于底泥性质及后继处理难度
1、异位修复技术
2、原位修复技术
异位修复技术
环保清淤
1、异位修复技术(环保清淤)
以改善水体环境质量为目的,用机械手段清除水体底床上层一定范围内富含有机质、氮、磷和重金属的污染底泥并妥当处置,一定程度上去除污染内源, 为水体水质的好转和稳定创造条件。
异位修复技术
底泥资源化
底泥资源化
1、土地利用(农业园林利用、湿地及栖息地、修复受扰动的土地)
2、建筑材料(污泥制轻质陶瓷、污泥制微晶玻璃、污泥制生化纤维板)
3、填方材料(道路路基、低洼地区的回填、筑堤材料)
4、污水处理材料(对工业废水金属离子吸附和络合去除)
卫生填埋
清淤底泥的处理与处置已经成为热点和难点,
需要进一步提升现有技术,创新思维。
底泥清淤
泥量惊人
惊人的底泥清淤量,对目前城市底泥处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原位修复技术
亟需覆盖材料创新,原位修复效果待检验。
2、原位修复技术
指不移动受污染的底泥,直接在河道发生污染的位置对其进行原地修复或处理的底泥修复技术。
(1)原位掩蔽技术
污染底泥上放置覆盖物,使污染底泥与水体隔离,防止底泥污染物向水体迁移的物理修复技术方法。
(2)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是指在基本不破坏水体底泥自然环境件下,对受污染的环境对象不作搬运或运输,在原场所进行生物修复。分为原位工程修复和原位自然修复。
原位覆盖材料
覆盖材料决定了原位掩蔽技术的效果。
原位掩蔽技术的目标
通过稳定沉积物来防止再悬浮和污染物的迁移
通过隔离沉积物从而减少底泥间隙水中污染物的迁移释放以及对水生生物的直接暴露
通过防止底栖生物和底栖鱼类与底层污染沉积物的接触来保护水生生物群落
该技术适用于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污染底泥的修复。
当前,城市河道原位掩蔽技术主要用于内源磷的控制以防治水体富营养化。
覆盖材料的选择原则:对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以及固定能力。
锁磷剂、钙质材料、天然沸石、硅藻土、粉煤灰、赤泥、铁铝泥等。
技术对照
异位修复技术
适用于处理污染浓度较高、风险较大且污染底泥量不是很大的水体。
缺陷:成本高。
原位修复技术
适用于深海、深湖等水体,不适合河道、港口、池塘等。
缺陷:悬浮物沉降、扰动、水体流动均会影响覆盖效果;破坏覆盖层以下生态系统。
技术发展
河道底泥原位掩蔽技术应用的新要求
1、对悬浮物沉降覆盖掩蔽材料的抗干扰能力强
2、避免覆盖层以下厌氧
3、促进覆盖层以下生态系统恢复
4、内源污染固定能力强,促进长期埋藏
让底泥回归健康
磷饱和、抗干扰、生态系统。
对于河道而言,如何选择和应用
目前城市河道污染
城市水环境质量仍令人担忧
黑臭和劣v类水体减少
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依然严峻
原因解析
富营养化是城市水体的主要表现形式
内源释放的长期性是延缓水体质量恢复的核心因素
磷是藻类生长的限制性因素。
富营养化
环保清淤
原位覆盖
+
应急修复
长效保持
水体修复
生态重建
生态健康
自净能力
技术思路
污染重
污染轻
增加基流
恢复生态系统
控磷
抑藻
22
技术思考
是否可以“主动诱发”内源磷形态转化?(固定)
是否可以诱发内源磷由固相向液相迁移,通过磷吸附材料富集、回收,达到资源化利用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