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丁肇中( ) 不知所措( ) 彷徨 ( ) 华裔 ( ) 论语 ( ) 儒家 ( ) zhào cuò pánɡ 一、读一读 yì lún rú 格 物: 致 知: 彷 徨: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推究事物的原理。 获得知识。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着急。 二、记一记 比喻走来走去犹豫不决。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2.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3.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已经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4.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5.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2.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方法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3.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已经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 4.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5.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二、论证结构: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3---12) (13) 提出论题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1---2)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引 论 (提出论点) 本 论 (阐明道理) 结 论 (解决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 贡献人类社会 培养实验精神 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示例: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