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理群《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后的疑问与设想.docVIP

读钱理群《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后的疑问与设想.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姓名:王品, 学号:201211082023 读钱理群《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后的疑问与设想 读钱理群《走近当代的鲁迅》一书中《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一文后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其分析内容的思考,并产生了几点难解的疑问以及自己的设想。以下为正文。 疑问(一):关于“看/被看”结构中被忽略的几方 钱理群先生在此文中提出并重点强调了“看与被看”的结构支撑整个《孔乙己》 鲁迅《鲁迅小说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57页至第463页的故事情节构架,在文中毫不嫌繁地一层层列出  鲁迅《鲁迅小说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57页至第463页 在我(小伙计)“看(叙述)”被看(孔乙己)/看(酒客、掌柜)”的故事的背后,还有一个隐含作者在“看”,不仅冷眼“看”看客(酒客、掌柜)怎样“看”孔乙己,而且冷眼“看”小伙计怎样“看”看客与孔乙己,隐含作者的“看”,构成了对“看”(小伙计)的“看”与“看客”(酒店、掌柜)的“看”的双重嘲讽与否定。 更在最后一段总结了《孔乙己》中这种构架是如何自如运行在其当中的: 由这一选择,形成了小说三个层次的“被看/看”结构:先是“孔乙己”与“酒客、掌柜”之间的即小说人物之间“被看/看”;再是“叙述者”(小伙计)与“小说人物”(孔乙己、酒客、掌柜)之间的“被看/看”;最后是“隐含作者”与“叙述者”、“小说人物”之间的“被看/看”。而实际上“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又形成了“读者”与“隐含作者”、“叙述者”、“小说人物”之间的“被看/看”。   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5页和第139页 钱理群提出的“隐含作者”的概念十分新颖,并且十分明晰地道出了“看与被看”环环相扣的关系,便于读者理解。但他在具体描述看与被看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时,忽略了文中作为背景出现的何家、“丁举人”、“长衫主顾”们,甚至还有向孔乙己要茴香豆吃的孩子们。虽然从故事整体的情节结构、篇幅来说,似乎确实只有“我(小伙计)”、“孔乙己”、“酒客”、“掌柜”在作全文的支撑点,并且在“看与被看”的格式中能够对号入座。 但从鲁迅做此作品的目的来看,除了钱理群先生谈到的“隐含作者”及“读者”两双眼睛之外,背景的存在更是双有着犀利目光的眼睛。何家、“丁举人”、“长衫主顾”们虽然未直接出现在文中被正面描写,但他们却作为因科举读书而发达的嚣张权势真实存在在当时社会上。 “如果短衣帮的麻木不仁值得批评和同情,而读书有钱的丁举人之类人性泯灭的同类残害,更令人发指和诅咒。” 李生滨,《孔乙己的叙事人称及其叙事结构》,名作欣赏·文学研究,2007年  李生滨,《孔乙己的叙事人称及其叙事结构》,名作欣赏·文学研究,2007年,第06期 另外,在“长衫和短衣”的划分中,文中出现了三类人,一类是做工的“短衣帮”,喝酒吃菜都靠柜外站着;一类是穿长衫的主顾,一般踱进酒店慢慢的坐喝。一站一坐,一外一内,明显分出了被剥削的穷人和富贵的剥削者。然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站着喝酒,将他划分至短衣帮的行列之中,但长衫却又将其分类至长衫顾主中,这样的不伦不类,揭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也刻画了其悲剧性格和命运。鲁迅采用的鲜明的对比艺术更突显了长衫主顾背对着孔乙己,甚至隐藏在酒店里面看不见的,同时却带着嘲弄色彩的另一双眼睛。所以在看与被看的结构中不应缺少这几双虽隐藏着却不可被忽视的眼睛。 疑问(二):关于孔乙己完全被忽视、忘却的问题 孔乙己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虽品行端正,却是个迂腐,盲目自尊的文人,每天受到各种各样的冷嘲热讽。被因科举致富的文人残害、更被没读过书的短衣帮嘲弄。虽然在文中鲁迅明确提到了“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似乎刻意突显出孔乙己在人们眼中毫无价值,只不过在人们生活中增添了一点笑料罢了,因而钱理群先生在分析的文中也写道: 到小说结尾,人们之所以还提起他,仅仅因为粉板上记载着他‘还欠十九个钱’,待到粉板上将他名字涂去,人们就将他完全忘却,以至于他的‘结局’,人们只能说‘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是‘大约’死了还是‘的确’死了,已无人弄得清楚,更无人过问、关心了。   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7页 但仔细在鲁迅的本文中推敲后我却认为,各种正面侧面描写关于“看客”对孔乙己的态度,在前后是有转变的,尽管这种转变微乎其微,却能够从字里行间隐约地感受出。 前文中,当酒客们与掌柜不断嘲笑孔乙己的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即便是一次次地重复提起孔乙己失意之事,在他伤口上一遍遍撒盐,更在孔乙己因窃书被毒打后在大伙面前刻意询问、强调使其难堪不已,他们也丝毫没有一点羞愧感,反倒以此为乐、乐此不疲,就连一个不懂世道的孩子的心都开始变得

文档评论(0)

fangqi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