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档为精校打印版
群文通练三 认识一个地方 —— 塞罕坝
(实用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
微 导 语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清朝曾在
此设“木兰围场”。“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但是,在建国前,这
里并不美丽, 海拔高, 气温低, 加之多年来的砍伐, 这里几乎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 1962 年,
国家在此兴建农场。经过 55 年三代农场人的拼搏,终于建成了 112 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
综合效益十分显著,成为我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典范。 2017 年 12 月,塞罕坝林场建设
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下面的群文分别从文学和实用角度帮你认识这
个现在十分美丽、已成为旅游胜地的地方。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文档为精校打印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 “美丽中国 ”
5 日,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 “地球卫士奖 ” 。这是联合国表
彰来自世界各地杰出环保人士和组织的最高奖项。这充分表明,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
力和成效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将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不
断注入新能量。
“地球卫士奖 ”颁给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表明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日益引起世界关注。
从过去 “以砍养家 ”到现在 “以砍养树 ” ,塞罕坝形成良性循环发展链条,折射出中国大地
上正在发生的生动变化:人们已逐渐开始习惯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
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摘编自 2017.12.7 新华网 )
材料二:
为了防止火灾、及时预警,刘军、齐淑艳夫妇驻守山上的望火楼 11 年,全年 365 天,没
有一天休息日。
“我媳妇盯前半夜,后半夜我来,我俩就这样轮替着 瞭望。 ”刘军说。 2006 年,在做了
十几年的护林员后,刘军被林场安排到了塞罕坝 9 座望火楼其中的一座担任防火 瞭望员。这
看似一份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满是艰苦、寂寞和枯燥。
每年的 3 月至 6 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刘军、齐淑艳夫妇一刻都不敢懈怠。他俩
每隔 15 分钟,就记录下所辖范围内的 瞭望情况,并向总场进行汇报。一天, 96 次 瞭望,一
年, 28 000 多次。能把一件简单的事重复到极致,是最不容易的。齐淑艳说: “像如果林子
冒烟了,我从颜色就能分辨出是什么着了。白色的是草,黑色的是树。一有火情,我们立马
就向林场汇报。 ”(摘编自 2017.9.3 央视网 )
材料三:
巨大的生态效益。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 12%增加到现在的 80% ,有效阻滞了浑
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1.37 亿立方米。
显著的社会效益。塞罕坝林场助推区域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群众致富,促进地方
发展,推进苗木生产、生态旅游、交通运输、养殖业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 6
亿多元。
可观的经济效益。 塞罕坝林场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