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病因病机 中医学基础 .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病 因 1.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3)风性主动 风邪具有动摇不定的性质。即风邪致病, 表现为肢体异常运动的特点。如:破伤风出现 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与外感风邪有关。 4)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是外感病中首要的致病因素。寒,湿, 暑,燥,热等,多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表现 为风寒,风热,风湿等兼夹证的特点。 第一节 病 因 (二)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 外寒:伤寒:寒伤于肌表。 内寒:人体机能减退,阳气不足。 中寒:寒邪直中脏腑。 第一节 病 因 1.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属阴,侵犯人体,最易伤从阳气。 如:寒邪外束(伤寒),卫阳受损表现为恶寒; 寒邪中里(中寒),伤脾胃阳气表现为脘 腹冷痛,呕吐,腹泻,形寒肢冷。 (2)寒性凝滞 凝滞:凝结,阻滞,不通畅。寒邪致病,使人 体气血运行迟滞,甚至凝结不通。往往发生疼 痛,即中医所谓“不通则痛”。 如:伤寒——头身疼痛;中寒——脘腹冷痛 第一节 病 因 1. 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3)寒性收引 收引:收缩,牵引。寒邪致病,其 一表现为肌肤腠理收缩,汗孔闭塞的特 性。如:伤寒——恶寒,无汗,发热。 其二表现为筋脉牵引拘急的特性。如: 寒客筋脉——四肢拘急,屈伸不利。 (风寒湿痹) 第一节 病 因 2.外寒与内寒区别,联系 区别: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退, 寒从内生的病理状态。 病机:一、阳虚失于温煦。 二、阳虚气化失司,体内水湿, 痰饮等寒性病理产物积聚。 联系:外寒侵入机体,必然损伤机体阳气,最 终导致阳虚,生内寒。阳气素虚之体, 抗御外邪能力下降易感受外寒而致病。 引动内寒而发病。 第一节 病 因 (三)暑 暑为夏季主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暑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炎热之气,属阳邪。暑邪致病一般多为 实热证。见高热,烦渴,面红,目赤,脉洪大等症。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为是邪,具有上升,发散的性质。暑邪侵犯人 体引起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一方面耗伤津液, 另一方面气随津泄,而致津气两虚。甚至气随津脱。 故临床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伴气短乏力,甚至 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的中暑现象。 第一节 病 因 暑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3.暑多夹湿 夏季,尤其长夏,阴雨较多,气候 潮湿,所以感受暑邪同时常并感湿邪。 见有身热不扬,烦渴,身重倦怠,胸闷, 呕恶,苔黄腻等症。 第一节 病 因 (四)湿邪 湿邪为长夏主气。 1.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因为湿水同类,故湿为阴邪。其致病具有 阻滞气机,损伤阳气的特点(湿为有形之邪, 留滞脏腑经络,可阻滞气机。湿为阴邪,阴盛 则阳病,故湿邪可损伤阳气) 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胸闷 湿阻脾胃——脾胃气滞——腹胀,食欲不 振 湿阻下焦——气化不利——小便不畅 第一节 病 因 1.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湿性重浊 重:沉重。浊:秽浊。湿邪致病具 有周身困重,分泌物或排泄物秽浊不清 的特点。 如:外感湿邪——头身困重,四肢发沉 湿邪为病——小便混浊,大便溏泄, 妇女带下过多等 第一节 病 因 1.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湿性粘滞 粘

文档评论(0)

189****0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