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 资料
中国典型传统面料──锦
张晓霞摘要:中国古代的锦以工艺精致、色彩艳丽、图案精美而著称,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主要材料。用锦制成的服饰,往往具有特定的意义。正由于此,许多著名品种屡见于史籍。关键词:锦﹔纹样﹔服饰﹔传统锦织物
分类号:TS94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999(2000)02-0096-04 古代泛称用彩色经、纬丝织出各种图案的织物为锦。如《六书故》所记:“织彩为文曰锦”。 锦之始不晚于周代,《诗经》中屡见“贝锦”、“锦衣”等词句。春秋、战国时期,陈留、襄邑是织锦中心。 《说文》:“锦,襄邑织文”。 《范子计然书》:“锦,大丈出陈留。”左思《魏都赋》:“锦绣襄邑。”王充《论衡.程材篇》:“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周、汉之际主要是“经锦”,即以经线现花的锦,属于经起花的重平组织。最具代表性的二色锦和三色锦均为经二重组织,锦面细洁平挺,服用效果好。从单层纹织物发展到经二重组织是一大进步,表面经线根据显花的需要互为沉浮,使织物表里清晰地显现出两重以上色彩的花纹,质地也较厚实。湖北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的舞人动物纹锦,系三色锦,经线显花,在折线组成的波状带内填入舞人、龙、凤、麒麟及小几何形等纹样,图案变化丰富,又便于织造。四色以上的汉锦,则采用分区排置彩色经线的方法织成,新疆地区出土的许多汉锦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如“登高明望四海”锦、“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长乐明光”锦等。隋、唐以后多为“纬锦”。 《隋书.何稠传》:何稠“性绝巧,有智思……,博览古图,多识旧物。波斯尝献金绵锦袍,组织殊丽,上命稠为之,稠锦既成,逾所献者”。是说何稠制作纬锦的技艺已超越了波斯锦。纬锦用多梭多彩纬向显花,有多至八梭八色者。如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唐花鸟纹锦,系以大红、粉红、白、墨绿、葱绿、黄、宝蓝、墨紫等八色丝线织成的纬锦,锦面构图繁复,配色华丽,反映了唐代高超的织锦水平。此后各朝各代,始终将锦作为丝织物生产的至为重要的项目。官营织染院局专业性强,分工细致﹔民间机坊遍布城乡,地方锦、特色锦不断涌现。中国织锦历经二、三千年而兴盛不衰,为中国服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许多带锦的词汇,如“锦绣河山”、“锦绣前程”、“锦衣玉食”、“锦上添花”等,已成为秀丽、美好、富贵、幸福的代词。 锦类织物特点之一是色彩丰富、图案精美。 《尚书.禹贡》:“厥篚织文”。 《孔传》:“织文,锦绮之属。”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织文,是五色相错有文采者,先染数色之丝,间错而织成文也。 ”但亦有不同见解,如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绵布》:“临川吴氏云:染其丝五色,织之成文曰织贝﹔不染五色而织之成文曰织文。是也。”彩色经、纬线通过交错组合,形成了内涵丰富,文采瑰丽的图案,多被冠以为锦名。如晋.陆岁羽《邺中记》载,石虎织锦署在中尚方有大、小登高锦,大、小明光锦,大、小博山锦,大、小茱萸锦,大、小蛟龙锦,蒲桃文锦,斑文锦,凤凰锦,朱雀锦,韬文锦、桃核文锦。其中有些为动物,如蛟龙,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玉器上的蟠龙纹同源﹔有些为植物,如茱萸,《广雅.释木》作“越椒”,生于川谷,其味香烈。古代风俗中,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戴茱萸,以祛邪避灾。 《太平御览》三二晋.周处《风土论》:“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 ”唐.王维《王右丞集》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团窠锦,锦上织有团窠纹样。团窠纹呈圆形,边多饰联珠或花草纹等,中间常安置对禽、对兽等纹样,著名的“联珠团窠”格式自隋、唐流行至宋。如《宋史.舆服志》载:“景佑元年诏禁锦背、绣背、遍地密花透背采缎,其稀花、团窠、斜窠、杂花不相连者非。”宋.陆游《斋中杂题》诗:“闲将西蜀团窠锦,自背南唐落墨花。”灯笼锦,锦上有以金线织成的灯笼形图案。宋.邵伯温《河南邵氏闻见前录》:“(张贵)妃又尝侍上元宴于端门,服所谓灯笼锦者。”可见非一般服饰品。有些锦织物则被表现得如诗如画。朱启钤《丝绣笔记》引唐.陆龟蒙《锦裙记》:“(侍御史赵郡李君)乃出古锦裾一条,幅长四尺,下广上狭,下阔六寸,上减三寸。半,皆周尺,如直。其前则左有鹤二十,势若飞起,率曲折一胫,口衔葩莩辈﹔右有鹦鹉,耸肩尾,数与鹤相等。二禽大小不类,而隔以花卉﹔均布无余地,界道四向,五色间杂,道上累细细点缀,其中微云琐结,牙以相带,有若驳霞残红,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坏墙古苔,石泓秋水,印丹浸漏,粉蝶涂染,盘缩环佩,云阴涯岸,浓淡霏拂,霭抑冥密,始如不可辨别,及谛视之,条段斩绝,介画处非绣非绘,缜致柔美,又不可状也……” 特点之二是织锦工艺复杂,费工费时,如《释名.释采帛》所云:“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 ”在汉代,优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