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抗原.pptx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免疫学基础;免疫(immune)的概念; 免疫的基本功能:; 免疫学-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 免疫学分科 1. 基础免疫学(basic immunology):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及其对抗原产生排异效应的一门科学。 ——免疫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免疫遗传学、免疫病理学。 2. 临床免疫学(clinical immunology):利用基础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研究临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探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肿瘤免疫学、移植免疫学、免疫性疾病、生殖免疫学、免疫药理学及衰老免疫等多种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3. 免疫学检测(immunological test):借助免疫学原理建立起来的检测技术。 由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进展及其技术的不断引入,免疫学检测也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水平,为免疫学检测技术开拓了全新的应用前景。;免疫分为 非特异性或天然免疫 ( Non-specific or innate immunity?) 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 ( Specific or adaptive immunity );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等; ;抗原的基本特性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的分类 其它免疫刺激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抗原的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 。 完全抗原或免疫原(immunogen):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 不完全抗原或半抗原(hapten):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与抗原相关的其它概念:;第一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二、抗原的理化性质;立体构象(conformation):抗原分子特殊的化学基团的三维结构,它决定抗原分子可否与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相吻合,从而启动免疫应答。;三、宿主因素;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基的化学组成、空间排列、立体构型均可影响抗原的特异性。; 免疫 抗BSA抗体+BSA ?结合反应 牛血清白蛋白(BSA) 兔 BSA反应性T细胞+BSA ? T 细胞增殖??应 免疫 抗BSA抗体(一) 加热BSA ? 变性的BSA 兔 BSA反应性T细胞+BSA ? T 细胞增殖反应 变性的BSA + 抗BSA抗体 :不发生结合反应;天然抗原: 抗原多种T细胞表位和多种B细胞表位的复合体;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主要特点;;;二、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Ag-A;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二、依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如溶血型链球菌的多糖抗原和蛋白质抗原与人体的心肌、心瓣膜或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可有异嗜性抗原存在,当机体感染溶血型链球菌并产生抗体后,可与上述组织结合,临床表现为风湿病或肾小球肾炎等。;三、依据抗原的来源分类;四、依据抗原激活T细胞的能力分类;Conventional antigen;第四节 其他免疫刺激剂;1. 生物性佐剂 是细菌或其产物,其本身具有免疫原性,如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内毒素(脂多糖)等。目前还发现了细胞因子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1、2(IL-1、IL-2)、干扰素γ (IFN-γ) 等的佐剂活性。 2. 无机化合物 如氢氧化铝、明矾。 3. 人工合成双链多聚核苷酸 如双链多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C),双链多聚腺苷酸:尿苷酸(PolyA:U) 4. 油剂 花生油乳化佐剂(佐剂55)、矿物油、植物油、羊毛脂等。 5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