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除 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A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思归不得的孤寂凄凉之情。 B“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氛围的凄凉清冷和诗人心境的凄凉,使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切动人。 第三句采用曲写 / 侧面虚写的写法 (步骤一) 。 诗句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这其实正是写诗人自己思念故乡和亲人(步骤二) 。 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步骤三) 。 1、第三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例题分析3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写“寒灯”有何作用?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 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步骤三). 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例题分析4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A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b三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B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例题分析5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答案要点: A、a.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绘形绘色。 b.以声衬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B、渲染了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答案要点:闲适恬静。乐于归隐。 写景 例题分析6 1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 ①甘露:寺名,在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②银山:江中巨浪。 巩固练习1 1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分析。 解析1:a虚实结合。b前两句写弥漫山巅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深渊。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c却给了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 解析2:a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b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c为了领略那银山般浪涛的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的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涤荡心胸。 2 诗题为“宿甘露僧舍”,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寺院的建筑或历史,诗中更没有一点儿佛教所倡导的清静淡泊、超脱尘世的意味,作者的真实意图在哪? 解析:以甘露寺所处之地为立足点,借以展现祖国江山的辽阔,尤其是长江的雄伟,同时抒发了作者豪迈、进取的胸怀。 3 前人评价这首诗说“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同意。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充分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气概。 2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此诗写作背景:作者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后入京,复外放至更偏远的柳州。 1 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解析:承下启下。“意转迷”上承第一句,“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物与境之间起了结合作用。 巩固练习2 2 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解析: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a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b二是自己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乡,心中凄迷怅惘,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 3 有人说三、四两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解析:三、四两句描写了阳春季节花飞叶落莺乱啼的“境”,正因为满庭的残花落叶、莺啼,触动作者的情思,让作者心意凄迷怅惘。一个“乱”字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写照,莺啼本无所谓“乱”,是诗人心绪烦乱,才倍觉莺啼之乱。 [双调] 清江引 · 咏梅 贯云石 其一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 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pcjc1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