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车身及整车噪声
本章内容
车身结构噪声及其控制
车身结构噪声
车身结构噪声的控制
车内噪声
车内噪声的产生机理、特性及传播途径
车内噪声控制方法
汽车整车噪声及其控制
汽车整车噪声的分类及汽车噪声标准
车外噪声控制技术
车内声学环境舒适化
汽车噪声有源控制
8.1 车身结构噪声及其控制
车身结构噪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车身结构
振动噪声;其二是空气与车身之间的冲击和摩擦噪
声,即空气动力学噪声。
通常情况下,车身结构振动噪声对车身结构噪声的
贡献要大于空气动力学噪声。
车身结构振动噪声的影响因素:车身结构、发动机
安装方式、各种激励源特性等。
空气动力学噪声的影响因素:车身外形、车速
8.1.1车身结构噪声产生机理及特性
1.车身结构振动噪声
车身的各种板壁和骨架结构,在发动机和路
面凹凸不平的振动激励下,会产生结构振动
辐射噪声。
车身结构振动噪声频率范围为20~300Hz左
右,其中车身骨架结构振动噪声频率为20~
30Hz,壁板的振动噪声频率为30 ~300Hz。
承载式车身比非承载式车身更易产生结构振
动噪声(主要原因是无车架)。
2.空气动力学噪声
产生机理:空气通过车身缝隙或孔道进入车内而产生
的冲击噪声;空气流过车身外凸出物而产生的涡流噪
声;空气与车身的摩擦噪声。
影响因素:
车速:由于空气阻力与汽车行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动力学噪声较大。
车身外形:空气动力学噪声因轿车、客车、货车等车
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无论何种汽车,如果车身
外形表面制造粗糙、车身流线型差、车窗调整装配不
当、国外凸出物过多等,都会增大车身的空气动力学
噪声。
8.1.2 车身结构噪声的控制
主要措施:
1.改进车身结构
设计车身时,尽量避免发动机、底盘的共振频率以
及激励力频率与车身整体的固有频率一致,防止整
体共振;将车身的各主要部分的固有频率错开以避
免车身局部共振。提高车身支撑受力点附近的刚
性,使振动减小以降低噪声。
车身的板件在外激励源作用下,极易产生振动并辐
射噪声,因此,它是主要控制对象。可采取以下方
法抑制振动和噪声
(1)增加板壳件的刚度:设置加强筋
(2)增加板壳件的阻尼:加装阻尼带或粘贴阻尼材料
(3)降低板壳件的噪声辐射效率:涂降噪吸声材料
2.减少外部振动输入
车身本身没有激励源,其激励一般来自外部。
采用弹性阻尼支承安装固定车身,并对发动机隔
振。在确定发动机安装位置和支承刚度时,错开
各部件和整体的固有频率,以避免“振动反馈”现
象。
3.改进车身外形
采用流线型车身并尽量减少凸出部件。对于必须
暴露在外的部件要尽可能设计成流线型。这样可
以减小空气涡流,减小空气与车身的撞击与摩擦。
8.2 车内噪声及其控制
8.2.1车内噪声的产生机理、特性及传播途径
1.车内噪声的产生机理及传播途径
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传播途径
2.封闭车厢空腔共鸣现象
空腔共鸣:汽车车身形成一定形状的封闭
空腔,所以会发生与封闭管道类似的共振
现象。
声学模态:用“模态叠加法”分析封闭空间
声场。
当外界振动激励频率或声激励频率等于车
厢声腔固有频率时,车厢产生空腔共鸣,
使得车内噪声增强。
3.车室内的风振现象
当高速行驶时打开一车窗,车室相当于一个亥姆霍兹共振
腔,其共振频率为
c A
f 0 0
2π V ( t +0.96 A)
式中:t—— 窗框厚度,米;A—— 窗开启面积,平方米;
V——车室容积,立方米; c0—— 空气中的声速,m/s
风振:当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涡流与窗框相冲击所产生的压
力波动频率与f0相等时,车室内就会产生空气共振,称为风
振。
风振产生的与汽车的外形尺寸、车窗大小、车窗开启面积、
车速等因素有关。
风振幅度的决定因素:车身特性、涡流与窗框冲击的强度。
车速增加,这种冲击强度及频率上升。
4.车内轰鸣声产生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