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条件与演变规律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3.1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13.1.1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农业产业结构也称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定地域的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基本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是个多层次的概念。 1)农业内部各生产部门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即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之间的关系。 2)某一农业生产部门内部各类农产品之间的关系。如种植业内部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饲料作物之间的关系。 3)某一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如粮食可分为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 4)区域之间的农业生产布局。受气候和地理资源环境的制约,不同作物的农业生产效率会有不同的表现。 13.1.2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形成农业产业结构的各部门、产业、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种养业之间的循环最为典型。(桑、猪、渔) 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随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农业结构的划分会越来越细。农、林、牧、渔为一级结构,在一级结构的每个生产部门依据产品性质不同划分若干小部门为二级结构。种植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在二级结构内部再分为若干类为三级结构。粮食作物(粗粮、细粮和薯类) 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性。农业结构受一定的时空条件的影响,是时刻变化的。 农业产业结构具有相对合理性和相对稳定性,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当时各种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13.1.3 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意义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表现在: 影响着农业资源能否合理利用。 影响着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关系能否充分发挥。 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资源能否合理利用。 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能否按比例得到满足。 12.2农业产业结构形成 的条件与演变规律性 12.2.1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 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产业结构的发展 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需求决定农业生产从而决定农业产 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 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 13.2.2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 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分工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呈规律性变化。 首先,畜牧业的发展快于种植业。食物的消费在世界范围内,呈动物性食物上升的趋势。 其次,种植业内部饲料生产的比重上升。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原料趋势明显。发达国家饲料粮占70-80%。 最后,经济作物、园艺和蔬菜作物的比重日益提高,观赏植物、花卉等部门的发展加快。 农业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存在两个规律:一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结合在一起;二是专业化与多部门经营的发展速度取决于粮食发展水平。 13.3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13.3.1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化,是个相对的和发展的概念。 13.3.2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利用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产业结构才是合理的。 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能保持和建立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 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呈多样化趋势,要求农业结构有相应的调整。 农业各部门的协调关系。结构的调整要遵循农业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13.3.3.1 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 比重法——各产业产值所在百分比。 类比法——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另一个地区进行对比,说明其合理程度。 速度法——一个部门的发展速度与另一个部门发展速度进行比较,说明其合理程度。 协调法——考察部门之间在一定时期的合理比例关系,使产业结构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不受阻碍。 13.3.3.2 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体系 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状况的指标: 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渔各种用地占总用地量的比例 播种面积结构;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 总产值结构;各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 商品产值结构;各种农产品的商品产值占农业商品总产值的比例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