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观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90后与80后大学生恋爱观比较的文献综述 指导老师:王维荣 小组成员:谢秀娥 0707010056 何凤莲 0707010015 夏 丹 0707010054 韩彦芳 0707010014 邹 丽 0707010066 冯 彬 0707010009 文献综述 一、前 言 在现在的高校中80 后和 90后大学生并存分属于不同的年级。作为大三学生也是 80后在校大学生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 80后与90 后大学生在日常行为方式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而对于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即将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对恋爱的看法和态度无疑是最能体现其群体特点的一个方面。 因此把 80后和90 后大学生的恋爱观作一比较,目的在于从生理 心理上分别了解和把握他们对恋爱的认识与态度,列举并分析由于不正确的恋爱观而引发的诸多问题,进而分析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未来接班人在观念上的变化趋势以及为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处理及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提供参考。本文我们主要回顾国内外恋爱观研究的历史过程,并对其整个发展过程研究方向做一个简要的评述,最后提出我们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对于恋爱观、爱情观、婚恋观的区分 1、恋爱观的相关界定: 马建青、严立芬L7](1999)认为,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和婚姻基础问题的看法,如对恋爱目的、择偶条件、婚姻幸福的标准、性行为等的认识、观点、见解。 李平菊〔10〕(2003)在其硕士论文《在校女研究生婚恋价值观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中,认为恋爱观是婚恋价值观的核心,将其界定为“主体对恋爱中诸问题所持有的心理评价和态度倾向”。 2、婚恋观界定: 苏红〔12](2006)将婚恋观定义为:“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 杨艳玲〔13」(2007)认为“婚恋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男女两性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包括婚姻和爱情……婚恋观是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重要体现,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姻缘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包括人们对爱情的基本观点(恋爱观),人们对爱人的期望,人们对各种婚姻形式及其变异的看法(婚姻观),人们对性行为的态度(性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3、爱情观的界定: 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及爱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择偶标准,如何对待失恋等。婚恋观是人们对待恋爱、婚姻和家庭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从上面对三个不同概念的界定,我们发现:对于恋爱观、婚恋观、爱情观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从中可以肯定的是婚恋观包括了恋爱观,而对于爱情 观所涉及的范畴则有些模糊,爱情观会涉及到婚恋观、恋爱观,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划分界限。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研究中出现的种种概念,一定程度上缺乏明确的操作定义或与其它相似概念的区分,这也是我们所感觉存在的一个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一﹚历史背景 1、国外背景 国外对婚姻、家庭、性心理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建立,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马斯洛需求层次提出,人在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后,第三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求。1930年,威廉斯曾提出青春期的两大任务,一是从精神上脱离家庭,走向独立,二是建立与异性朋友的良好关系。哈维格斯特的十大发展课题指出:第一大课题是学习与同龄男女之间的新的熟练的交际方式;第二大课题是学习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任务,区分自己的性别色,接受自己的性别角色。美国社会学家金西研究指出,社会经济阶层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在恋爱和婚前性爱问题上比较保守,而下层社会的态度较为开放。例如,在金西报告调查中,2/3的大学程度的人在结婚前保持贞洁,而下层社会的男子几乎人人在恋爱期间发生过性行为。作为人类普遍心理特征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己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2、国内背景 国内对大学生恋爱观研究起步较晚,在建国初期个人生活要求公开化,因此谈恋爱成家等均需要向组织上汇报,恋爱的价值取向是以共同的革命理想为指针。恢复高考招生以来,70一80年代各高校对于大学生谈恋爱均有较一致的认识,禁止或不允许。因此,大学生恋爱变成公开的正式场合及社会性政治性行为中的一块禁地,学校教育往往对大学生恋爱现象谈虎色变,视为且事和违规行为。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研究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