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历史人教版选修1演练:第二单元+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和秦国历史机遇.doc

2019秋历史人教版选修1演练:第二单元+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和秦国历史机遇.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 A.法家政治改革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解析:变法运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适应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需要。 答案:B 2.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据此可知,李悝主张(  ) A.精耕细作    B.奖励耕织 C.土地私有 D.重农抑商 解析:根据材料“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可知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才能增加农业产量,故A项正确;奖励耕织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明确主张“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的是商鞅,不是李悝,故D项错误。 答案:A 3.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 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 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 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 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管仲”“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四孔者,其国必亡”等,可知材料主旨即在强调“一孔”的重要性。结合管仲代表的是法家思想,“一孔”,即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可知:A项“深刻反思”明显错误;B、C两项属于无关项;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D项。 答案:D 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变法带来的变化是(  ) A.以礼治国取代以法治国 B.血缘宗法制度从此消失 C.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度转变 D.国家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员 解析: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希望富国强兵,韩非提出加强中央集权的法家思想,因此依法治国是发展趋势,而以礼治国作为儒家思想在当时并未得到重视,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受到冲击,但不是从此消失,宗法观念的影响一直存在,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走向瓦解,各级官吏由中央任命,因此原来的贵族制逐渐被官僚制度代替,故C项正确;这一时期主要实行军功爵制度,并未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故D项错误。 答案:C 5.“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据此可知,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 ①国君拥有较为集中的权力 ②国君热心变法 ③拥有较多的贤能有为之士 ④充斥尚武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秦国人性格倔强,国家地势险要,政令严厉,赏罚有信,士卒临战不退让,都有战斗的决心,所以秦阵虽然兵力部署分散,但能各自为战”。依据材料意思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D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 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材料三 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十分之一),藉(借)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榖梁传·宣公十五年》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中出现的什么新现象?材料二中“铁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的“初税亩,非正也”? (3)“初税亩”的实行对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何作用? 答案:(1)农业生产中出现牛耕和铁器。教导各行业掌握和使用铁器。 (2)原先实行土地国有制,不承认私田,认为交税是不合法的。 (3)促进了私田的开垦,产生了封建生产方式,奴隶制度走向解体。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下》 (1)根据材料,概括墨子和孟子的用人标准。 (2)上述用人标准的提出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3)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社会根源。 答案:(1)墨子:选举贤能,根据才干来确定爵位、俸禄及其任免。孟子:根据国人的评价,并结合考察进行推举。 (2)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选贤任能成为时代的要求。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形成,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动。新兴地主阶级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