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 16种常见病 穴位.pptx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 16种常见病 穴位;儿童经络按摩前的必备知识!;孩子经络和成人有区别 孩子还处在发育过程中,很多穴位和成人有不小区别,比如有的穴位名称与成人相同,但位置不同(如攒竹);有些位置相同而名称不同(如龟尾、总筋)。 孩子有着自己特定的经络穴位,儿童经络的关键部分全都集中在孩子的五指、小手腕和脊背上。 例如,孩子的5指分别与脾、肝、心、肺、肾密切相连,如果我们想要对孩子的脏腑进行调理,主要按摩孩子的5个手指头对应的穴位即可。;正确了解穴位的清补之道 儿童经络按摩的手法中最关键的原则就是要区分清法(泻法)和补法,两者有不同的功效。 大抵补则气升,清则气降,清补则通和气血,起调整作用,实者用清,虚者用补。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症状来选择使用清法、补法和清补法。 例如,大便干燥,我们就需要用清脾经和清大肠经的方法,但最后要用补肾法来固元气,以防清泄过多。再如,孩子的肝经和肺经,宜清不宜补,这是因为孩子天生“肝常有余”。 补法和清法的运用,需要辨证虚实,对症而用,如果家长不容易区分,则统统可以采用清补的方法,起调整脏腑的作用。;按摩取穴的方法很多,中医上采用最普遍的是以被按摩者的手指作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即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我们给孩子按摩用孩子的手指来测量定穴,具体的尺寸定夺方法如下: (1)1寸:以孩子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 ;1、此配穴图根据张汉臣派整理。 2、对穴位图标注双向箭头表示两个方向来回推。 3、由于流派不同,对于四横纹与补肾经的位置和推法不同,但无对错之分,请大家根据自己学习流派操作即可。;四横纹位置 其他流派认为在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如下图所示: ;小儿推拿都是从这“五句经典”;1、脾常不足,饮食易伤。 积食腹泻,是儿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中医认为是脾胃的问题,缘起是小朋友吃饭没有饥饱,好吃就吃得多,脾胃负荷过大,导致积食发热或脾虚泄泻。 从脾胃论治的思路,就是百病都可以先从脾胃调理,脾胃运化为后天生化之源。 在临床中常用的手法就是补脾经和清胃经。;2、肺常不足,风邪易侵。 小儿呼吸系统疾发病排第一,肺为娇脏,为风邪易侵,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外感的主要原因还是宝宝“肺常不足”所致,所以三字经流派呼吸系统疾病最常用清肺经这一手法,咳嗽有痰,只管清肺。;3、肾常不足,肾精未成。 肾代表先天,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遗尿、虚喘常常需要补肾,常用的手法是补肾经和揉二人上马。;4、肝常有余,肝风内动。 肝为将军之官,管的事多,主谋虑,小儿易哭易闹为主要表现,所以小儿推拿多用清法,如山根见青,为肝有风热,先辨虚实,实者用平肝法,虚者用补肾法。;5、心常有余,心神易惊。 小儿容易受惊,民间多有叫魂术,“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小儿受惊易发热、易哭闹,听见声音容易惊跳。但心经不易动扰,害怕动了心火,所以临床常用清天河水和捣小天心代替清心经。;1 咳嗽(外感) 主症: 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单咳或阵咳,咽痒声重,痰白而稀,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随症加减: 鼻塞流清涕者加黄蜂入洞,揉迎香;无汗加开天门,分坎宫,运太阳,耳后高骨,拿风池等。 发热甚者加退六腑,拿曲池,推脊,挤捏大椎,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膻中,乳根,乳旁,肺腧,分肩胛骨。;2 咳嗽(内伤) 主症: 体虚久咳。阴虚咳嗽,燥咳,午后夜甚,五心烦热,盗汗低热,舌红少津等;脾肺气虚则咳嗽无力,痰白清稀,胸闷纳呆,少气懒言,自汗,舌淡苔白等。;随症加减: 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膻中,乳根,乳旁、肺腧,分肩胛骨;有干、湿罗音者多揉小横纹、二马;便秘加退六腑、泻大肠;自汗加揉肾顶;体虚加捏脊,推三关,按揉脾胃俞。 ;3 感冒(风寒) 主症: 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喜人怀抱,头痛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痒,咳嗽痰清,舌淡,苔薄白,面带新滞色。;随症加减: 畏寒怕冷,四肢凉者加补脾经,推三关;无汗者多揉一窝风或二扇门,拿风池;头痛汗出不畅者加四大手法; 夹痰者清四横纹,揉小横纹,揉二马,逆运内八卦,点天突,揉膻中、乳根、乳旁、肺俞、搓前胸后背;夹滞者加清补脾经,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顺摩腹,摩中脘;夹惊者清心经(或多揉小天心代替)揉二马、五指节,掐老龙。;4 感冒(风热) 主症:发热,恶风,有汗或微汗,头痛,鼻塞,流脓涕,喷嚏,咽红肿痛,咳嗽痰稠色黄,口干而渴,舌红,苔薄黄。 ;5 发热(食积) 主症:发热以傍晚为甚,腹壁灼热,夜眠不安,不思饮食,嗳腐吐酸,或伴呕吐,泄泻,腹胀拒按,便秘或泻下酸臭,完谷不化,面微黄,苔白腻或黄腻。;6 发热(阴虚) 主症:午后低热,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心烦易怒,少眠盗汗,食欲减退,体瘦,舌红苔少或无苔。 ;7 腹泻(脾虚泻) ;8 腹泻(湿热泻) 主症:起病急,烦躁发热,口渴,腹痛阵阵或半呕吐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