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一 、凝血机制 外源性凝血系统 内源性凝血系统 凝血系统 DIC的概念 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凝血酶增加,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高凝状态), 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或继发纤溶亢进(低凝状态),使机体止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出血,贫血,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DIC与正常凝血有何异同? DIC与生理性凝血的区别 DIC与生理性凝血的相似之处 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DIC的病因 多种病因引起,各种病因通过激活内外源凝血系统造成DIC。 临床常见的病因: 感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 病理产科 手术与创伤 发病机制 (一)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凝血系统; (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 凝调控失调;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 (四)促凝物质入血. 组织 组织因子活性(u/mg) 肝脏 10 肌肉 20 脑 50 肺 50 胎盘 2000 以宫内死胎为例 当胎儿的坏死组织在子宫内滞留超过5周,DIC的发生率可达50%左右,这是因为坏死的胎儿组织释放组织因子,后者大量进入母体循环,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 1.红细胞损伤 原因:血型不和的输血、免疫性溶血、疟疾 机制:ADP和磷脂释放(促凝作用)。 3.血小板激活 原因:内毒素、免疫复合物、内皮受损 机制:继发性作用 (1)血小板微聚物堵塞血管; (2)释放PF3, 激活凝血酶; (3)释放PF4,中和肝素。 (四)其它促凝物质入血 1.大量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系统 2.异常的颗粒物质入血 3.蛇毒含有促凝成分 DIC发病机制小结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三.血液的高凝状态 四. 微循环障碍 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 i.v内毒素?24h? I.v内毒素?DIC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功能受损 ?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功能??出现出血,休克, 甚至死亡 DIC的分期 1.高凝期 凝血系统激活,血液高凝. 2.消耗性低凝期 凝血物质减少,纤溶系统激活,血液凝固性?,出血. 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纤溶酶? ? ?,FDP ?;血液凝固性? ? ? ,出血加重. DIC的分型 1.按发生速度: 急性(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病) 亚急性(在数天内渐形成DIC) 慢性(病程长,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 FDP( 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概念: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 )和纤维蛋白(fibrin, Fbn )产生的各种片段,通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作用: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抗凝血酶,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加重出血倾向。 FDP检测 3P 试验(plasma protamin paracoagunation test): D-二聚体检查: 继发性纤溶亢进指标; 判定血栓性疾病治疗效果的指标。 华-佛综合征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 席-汉综合征 (Sheehan syndrome) 微血栓导致垂体出血坏死产生的功能障碍。 概念: 红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而破坏所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特点: 外周血见裂体细胞. 机制: 1.红细胞被机械性破坏 2.红细胞变形能力? 3、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抗凝治疗 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抗纤溶治疗 原则:正确、按时给药,严格掌握剂量如肝素,严密观察治疗效果,监测实验室各项指标,随时调整剂量,预防不良反应。 本章要求 1.掌握DIC,FDP,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概念; 2.掌握DIC的发病机制,机体变化和临床表现; 3.熟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DIC的分期、分型; 4.了解DIC的防治原则. 裂体细胞(schistocyte) RBC悬挂在纤维蛋白索上(扫描电镜,左?2000,右?5200) 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DIC记分诊断标准(ISTH评分) Plt(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