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14.7.1 工艺概述 本工艺适用于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 HYPERLINK /view/101549.htm (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
水化热较大(预计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 25 度),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 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墩台基础或台身、体积较大时,混凝土在浇筑初期发生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升高,累积 在内部的水化热不易散发,致使内部温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不断上升,而结构表面的热量则散发较快, 因而造成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应力时, 便会在结构表面出现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根据施工时间、胶凝材料水化热、配合比计算混凝土的导温系数和绝热 温升,对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与收缩应力进行验算,确定温度控制指标,制定温控施工 的技术措施。
14.7.2 作业内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内容涉及温控,除对配合比、浇筑、养护有特殊要求外,其余钢筋、模板 作业与普通墩台作业内容基本相同。
14.7.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 铁路混 凝土 工程施 工质 量验收 标准 》(TB10424-2010)
14.7.4 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配合比试验
基坑开挖或接触面处理
确定配合比
钢筋安装
进行温控设计
预埋件安装
确定温控方案
冷却水管安装
布置测温系统
模板安装
测温系统调试
浇筑混凝土
进行温度监控
保温养护
图 14.7.4-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14.7.5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与相应墩台身施工相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
键是做好温度控制——选用合适的配合比、控制施工阶段及养护过程中结构物内外温差、降温速度。 一、选用合适的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要求和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工艺特
性的前提下,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的原则。应优先选用水化热 低的矿渣水泥,如有抗渗要求不能使用矿渣水泥时,应对水泥进行水化热测定,水化热测定按现行国 家标准《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进行,其 7 天的水化热宜不大于 250kJ/kg。通过改善骨料级 配、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和料、掺加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在确定混凝
土配合比时,还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温度及裂缝控制要求,采取必要的砂、石料和拌和用水 的降温、入模温度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搅拌前,对原材料进行温度监控:砂石料的温度:使用插入式温度计测量。将料堆表面 30cm 挖开,把温度计插入砂石料中测量温度。每次测 3 点,取平均值作为温度值。水泥的温度:使用插入 式温度计测量。若使用散装水泥,水泥进场卸料前,测量水泥在车内的温度,储存时散热慢,水泥存 放时间不长时,可以作为水泥温度的主要依据。使用时量测出料口水泥温度作校核。水的温度:使用 插入式温度计测量。
二、做好施工阶段、养护过程中的温控设计 温控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水化热分析,依据热传导计算方法确定各阶段混凝土温度,再考虑随时间
和温度变化的材料特性、混凝土收缩及徐变等,来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应力,确定温控方案, 控制各阶段混凝土应力不超过允许的拉应力或压应力,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温控设计的步骤如下:
1. 通过计算或试验得出混凝土绝热温升值和绝热温升曲线。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曲线最好由实验测 定,在缺乏直接测定的资料时,也可根据水泥水化热估算。
2. 确定混凝土外表面各接触面边界条件,计算放热系数,预测混凝土最高温升时和各龄期在保温 材料覆盖下的表面温度。
3. 根据内外温差值对各阶段混凝土应力进行计算,确定相应的温控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 三、根据温控设计方案,在施工阶段及养护过程中进行温度控制
1. 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水管、测温元件,制定相应的测温控制系统,在施工各阶段对内外温差、 降温速度等进行监控。
⑴冷却水管布置可按以下要求进行:
①冷却管一般采用金属管,外径以 25~35mm 为宜;
②管圈长度以 200~250m 为宜;
③冷却水管间距按 1.0~3.0m 考虑; 冷却水管内水流量要保证养护时水管内产生紊流,当采用外径 25mm 金属管时,流量为 15~
20L/min;通入管内的冷却水与管壁周围混凝土间温差宜控制在 22℃内。
⑵温度监测点的布置,应以全面、真实反映内外温差、降温速度、环境温度为原则,按以下方式 布置:
①墩台等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为对称结构,以混凝土浇筑体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长方体 可选较短的对称轴线),在测温区内温度测点呈平面布置;
②在半条对称轴线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