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酸发酵工艺研究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赖氨酸的发酵调控研究 实验目的 了解赖氨酸发酵常用的发酵菌种。 掌握L-赖氨酸发酵的工艺控制过程和方法。 能熟练运用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正确的设计实验方 案,并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原理 赖氨酸的生产方法有水解法(已淘汰)、合成法、酶法和直接发酵法。直接发酵法合成的赖氨酸是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微生物合成赖氨酸是诱导物的诱导调节、自身产物的反馈调节、自身产物的分解调节、以及细胞膜透性的调节等次级代谢调节综合作用的结果。谷氨酸棒杆菌合成赖氨酸的自身产物调节作用如图1所示。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酰磷酸 天冬氨酸半醛 双氢吡啶羧酸 丝氨酸 苏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赖氨酸 高丝氨酸脱氢酶 苏氨酸与赖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作用 图1 谷氨酸棒杆菌合成赖氨酸的自身产物调节作用 材料与分析方法 菌种 谷氨酸棒杆菌(编号10065,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培养基 (1)斜面培养基:牛肉膏1.1%,蛋白胨1.0%,葡萄糖0.5%,NaCl 0.5%,琼脂0.2%,pH7.0,在0.1Mpa压力下灭菌20min。  (2)种子培养基:糖蜜2.0%,豆饼水解液0.5%,(NH4)2SO4 0.4%,CaCO3 0.5%,K2HPO4 0.1%,MgSO4 0.04%,pH7.0,,于250mL三角瓶内装25mL种子培养基, 在0.1Mpa压力下灭菌20min。 (3)发酵培养基:糖蜜20%,豆饼水解液1.0%,玉米浆(氮源)0.6%,(NH4)2 SO4 2%,K2HPO4 0.1%,MgSO4 0.05%,FeSO4 0.2%,MnSO4 0.2%,pH7.0,于250mL三角瓶装液25mL发酵液,在0.1Mpa压力灭菌20min。 3、分析方法 (1)丝氨酸的测定 采用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见附录1)。 (2)赖氨酸的测定 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比色法,并加以改进。吸取发酵液4mL, 6000r/min离心10min去菌体及杂质。取上清液2mL,加茚三酮试剂(A液:茚三酮1.25g溶于94mL乙二醇甲醚中;B液:CuCl2·2H2O 1.97g溶于32mL 0.1mol/L柠檬酸溶液中;将A、B两液混合,用蒸馏水定容到250mL)4mL, 混合,在沸水浴加热20min,冷却后测定475nm处的吸光度值,通过查赖氨酸标准曲线得知发酵液中赖氨酸的浓度。 (3)菌体形态观察、菌种培养特性和菌种主要生理生化特性检查 参照《工业微生物试验技术手册》的方法.。 (4)高丝氨酸脱氢酶活力的测定 从图1 可知,天冬氨酸半醛在高丝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丝氨酸,因此,本实验以一定反应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生成的丝氨酸的量所需的酶作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1U=1ug/min。 ①粗酶液的制备 取5ml发酵液5500g离心15min,用pH 7.5的0.25mmol的Tris-HCL缓冲液洗涤两次,超声波破碎10min,10000g离心15min得上清液即为粗酶提取液; ②取粗酶液和1.0mg/ml的天冬氨酸半醛按1:1的比例混合,32℃水浴保温5min,转入100℃的水浴终止反应1min,取1ml按丝氨酸的含量测定法进行测定。(关于酶与底物反应的量要进行试验调整,以上仅供参考)。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 1、将活化的斜面培养菌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置于往复摇床上30℃振荡培养24h,得到种子培养物 2、将种子培养物调整为64×107个菌体/mL的种子培养液。按1∶10的接种量将种子培养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30±2℃、pH7.0~7.2条件下发酵72h。 五、结果与分析 1、该发酵菌种的生长特性,绘制菌种生长及代谢产物形成与培养时间的特征曲线; 2、构建该菌种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底物利用和产物形成动力学模型; 3、找出该菌株发酵生产赖氨酸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调控措施,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 附录 丝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分别精密吸取1.0mg/mL的丝氨酸标准溶液0、0.2、0.4、0.6、0.8、1.0mL于10 mL刻度试管中,滴一滴甲基红试液(取0.1g甲基红溶于100mL95%乙醇中),加1.0mol·L–1的NaOH溶液使之刚呈碱性,再加0.075mol·L -1 NaIO4溶液1.0 mL;10 min后,滴加10%三氯乙酸溶液使呈酸性,再加入10%的NaHSO3溶液1.0 mL并补加水至10.0 mL,摇匀,取2.0 mL于10mL具塞离心管中,加变色酸试剂(取变色酸50 mg溶于100 mL体积分数75%硫酸中)2.0 mL,加塞混匀后于沸水浴中保温3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半饱和硫脲溶液(在20度温度下,称取超过137克的硫脲,加入1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