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应用解剖及生理、慢性鼻炎、急慢性副鼻窦炎-教案内容.doc

鼻部应用解剖及生理、慢性鼻炎、急慢性副鼻窦炎-教案内容.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湖 南 医 科 大 学 讲 稿 纸 科目:耳鼻咽喉科学 任课老师姓名:田湘娥 授课对象:临床、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 年级: 人数: 次数:1次 授课章节、内容:鼻部解剖及生理、慢性鼻炎、急慢性副鼻窦炎 授课时数:3 学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鼻窦分组及各鼻窦开口部位 了解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和病理,掌握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了解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病因,掌握其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熟悉治疗原则。 了解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病因,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讲授重点: 重点讲解鼻腔各壁的组成及其重要结构、鼻窦的分组及各鼻窦的开口,鼻中隔黎氏动脉丛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重点介绍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重点介绍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重点介绍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局部症状、诊断方法及主要治疗手段。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辅以提问结合重点、多媒体投影。 教具: 多媒体 讲授提要和时间安排: 鼻窦分组及各鼻窦开口部位。15分钟 慢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各型的鉴别要点及处理原则。20分钟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15分钟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局部症状、诊断方法及主要治疗手段。15分钟 教课教材:耳鼻咽喉科学(第六版) 湖 南 医 科 大 学 讲 稿 纸 鼻部解剖及生理 鼻:外鼻、鼻腔、鼻窦 一、外鼻:形如一个基底在下方的三边锥体。 1. 名称: 鼻根——上端位于两内眦之间连于额部。 鼻尖——下端向前突起称~。 鼻累——两者之间为~。 鼻背——鼻累的两侧为~。 鼻翼——鼻尖两旁的半圆形膨隆部分称~。 鼻唇沟——鼻翼与面颊交界处有鼻唇沟。 鼻小柱、前鼻孔。 2. 支架: ①骨性支架——上颌骨额突,额骨鼻突,鼻骨。 ②软骨: 隔背软骨:(1)鼻外侧软骨;(2)鼻中隔软骨(四方软骨)。 大翼软骨:(1)外侧脚——构成鼻翼的支架;(2)内侧脚——夹鼻中隔软骨的前下缘构成鼻小柱的主要支架。 隔背软骨的底面观略似“↑”形,两侧鼻背板(鼻外侧软骨)内缘的上段与鼻隔板(鼻中隔)的前缘互相融合,与鼻骨及上颌骨额突共同支持鼻背。 外鼻软骨性支架借致密的结缔组织紧密附着梨状孔边缘,各软骨之间亦为结缔组织所联系。 梨状孔:鼻骨下缘,上颌骨额突内缘及上颌骨腭突的游离缘共同围成。 鼻骨:左右成对,中线相接,上接——额骨鼻突,外缘接→左右两侧上颌骨额突。下缘——以软组织与鼻外侧软骨相同。 特点:上部窄而厚,下部——宽而薄,易受外伤而骨折。 鼻骨骨折可行复位(举例)。 3. 外鼻的静脉:(1)内眦V及面V→颈内,颈外V;(2)由内眦V→眼上、眼下V→颅内海绵窦。 特点:①与海绵窦相通;②无瓣膜(与身体其他静脉不同点,可上行也可倒流);③面部、疖肿挤压可引起海绵窦炎症(危险三角区) 湖 南 医 科 大 学 讲 稿 纸 内眦V、面V:眼上V,眼下V→海绵窦,鼻上唇疖肿挤压↓海绵窦血栓性V炎。 N:外鼻的运动神经是面N。感觉N——三叉N的第1支(眼N),第二支(上颌N)的分支:筛前N,滑车上N,滑车下N及眶下N。 L:主要汇入下颌下淋巴结及腮腺淋巴结。 二、鼻腔:为一狭长腔隙,顶窄底宽,前后径大于左右径,前起前鼻孔,后止后鼻孔通鼻咽部。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侧,每侧鼻腕包括:鼻腔:①鼻前庭:有皮肤覆盖,富于皮脂腺和汗腺,毛囊,故可发生疖肿;外侧鼻翼,内→鼻中隔小柱(又称可动中隔)。在鼻前庭皮肤与鼻腔本部粘膜交界处的外侧部分,相当于大翼软骨外侧脚的上缘处,有一弧形隆起,称鼻阈,为鼻前庭最狭窄处亦称前内鼻孔,在行前鼻镜检查时,不要越过此界。②鼻腔本部。 鼻腔本部——二孔四壁 二孔:前、后鼻孔。 前鼻孔——鼻翼的游离缘,鼻小柱及上唇围绕而成。 后鼻孔——蝶骨体,蝶骨翼突内侧板,腭骨水平部后缘,犁骨后缘围绕而成。 四壁——内、外、顶、底。 1. 顶壁: 很窄,呈穹窿状。前段倾斜上升,由额骨鼻部与鼻骨构成,后段倾斜向下,主要由蝶窦前壁构成,中段水平,为分隔颅前窝与鼻腔的筛骨水平板,板上多细孔,又称筛板,薄而脆受外伤时易发生骨折,且为鼻部手术的危险区(禁区)。 2. 底壁: 即硬腭的鼻腔面,与口腔相隔,前由上颌骨腭突,后由腭骨水平部构成。 3. 内壁: 即鼻中隔的软骨性和骨性部分。 主要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组成。相当于鼻中隔前下方,血管汇聚成丛,称黎氏动脉丛(little’s)该处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故称“易出血区”(主要是血管丰富)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