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及次生代谢产生芳香气味物质概述挥发油.ppt

花香及次生代谢产生芳香气味物质概述挥发油.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生活的生物化学专题四:花香与次生代谢 产生芳香气味物质概述—挥发油 2.芳香族化合物 在挥发油中,芳香族化合物仅次于萜类,存在也相当广泛。挥发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有的是萜源衍生物,如百里香草酚(thymol)、孜然芹烯(p-cymene)、α-姜黄烯(α -curcumene)等。有一些是苯丙烷类衍生物,其结构多具有C6-C3骨架、多有一个丙烷基的苯酚化合物或其酯类。 例如: 桂皮醛(cinnamaldehyde)存在于桂皮油中; 茴香醚(anethole)为八角茴香油及茴香油中的主成分; 丁香酚(eugenol)为丁香油中的主要成分; α-细辛醚及β-细辛醚(α-asarone,β-asarone)为菖蒲及石菖蒲挥发油中的主成分。 化合物气味与分子结构 发香团(原子):是指分子结构中对形成气味有 贡献的基团 (原子) 。 发香团: -OH, -COOH, C=O, R-O-R′, -COOR, -C6H5,-NO2, -CN, -ONO, -RCOO。 发香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Ⅳ族~ Ⅶ族。 如:P, As, Sb, S, F。 (3) 醛类 低级脂肪醛有强烈的刺鼻的气味。随分子量增大,刺激性减小,并逐渐出现愉快的香气。 C8~C12的饱和醛有良好的香气,但?, ?-不饱和醛有强烈的臭气。 3、化学方法 (1)酸(碱)性成分的分离:挥发油中的酸(碱)性成分可利用它们可与碱(酸)成盐而溶于水从乙醚液中分离出来,酸化或碱化后,再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即得酸(碱)性成分。 (2)含羰基成分的分离:将分出酸(碱)性成分后的挥发油,用亚硫酸氢钠加成法或吉拉德试剂将醛或酮类化合物从乙醚液中分离出。 4、色谱分离法 一般上述方法分离得到的各部分还须进一步分离,通常采用色谱分离法分离会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1)常用硅胶和氧化铝吸附色谱。 (2)流动相:以石油醚、乙醚、己烷和醋酸乙酯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溶剂系统。 六、挥发油的检识 1、挥发性试验:将其石油醚提取液滴在滤纸上,放置一会,若油斑挥发消失,表明含有挥发油,若不消失,则可能是油脂类。 2、物理常数的检识 首先测其折光率 3、化学常数检识 (1)酸值: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提标; 以中和1G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 (2)酯值: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的提标; 以水解1G挥发油中酯类成分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 (3)皂化值:酸值和酯值之和。代表挥发油中两作业成绩成分含量的总和。 * * 挥发油(volatile oils) 1、概念: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 的、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汽蒸馏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一、概述 2、分布:挥发油类成分主要存在于种子植物中,尤其是芳香植物中。1/3中草药中均含有挥发油。 常见科:菊科(菊、蒿),芸香科(芸香、橙),伞形科(小茴香、芫荽),唇形科 (薄荷、藿香),蔷薇科(玫瑰花、月季花)。 3、生理活性:挥发油多具有祛痰、止咳、平喘、驱风、健胃、解热、镇痛、抗菌消炎作用。 分布和存在 挥发油类成分在植物界分布很广,主要存在种子植物,尤其是芳香植物中。在我国野生与栽培的芳香植物有56科,136属,约300种。 菊科,芸香科,伞形科,唇形科,姜科和樟科等中分布最多; 挥发油存在于植物的腺毛、油室、油管、分泌细胞或树脂道中,大多数成油滴状存在,也有些与树脂、粘液质共同存在。 挥发油在植物体中的存在部位常各不相同。 生物活性与应用 挥发油多具有祛痰、止咳、平喘、驱风、健胃、解热、镇痛、抗菌消炎作用。 例如: 香柠檬油对淋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喉菌有抑制作用; 柴胡挥发油制备的注射液,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丁香油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 土荆芥油有驱虫作用; 薄荷油有清凉、驱风、消炎、局麻作用; 茉莉花油具有兴奋作用,等等。 临床上早已应用的有樟脑、冰片、薄荷脑、丁香酚、百里香草酚等。 二、组成和分类 1.萜类化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