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生物效应及放射防护.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三)内照射防护 1、围封隔离:把开放源控制在有限的空间内,防止它向环境扩散。如应用通风橱、手套箱等以达到防扩散的目的。 2、除污保洁:随时消除环境介质的污染,监测污染水平,控制向周围环境的大量扩散,使环境介质的污染浓度尽可能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 3、个人防护:遵守个人防护准则;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遵守个人防护准则:就是在开放性放射性工作场所中,禁止一切能使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的行为和活动。比如禁止在场所内饮水、进食、吸烟、化装等。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比如口罩、手套、工作鞋、工作帽和袖套等。 (四)放射性污染的去除及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1、去污技术: (1)一般性污染的去除:指操作中有计划污染的实验室容器和工具的除污。一般情况下用合成洗涤剂按常规洗涤法除污可收到满意效果。 (2)事故性污染的去除:指非计划发生污染的除污。如遇少量放射性液体溅洒在手脚、工作台面情况时,应立即用吸水材料将其吸干,再用湿布由外向里反复擦洗(与手术消毒相反)直到污染降低至规定控制水平以下为止。 (3)误服放射性核素的处理:误服包括他人投入及自杀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止吸收、采用嗽口、洗胃、催吐等方法,如已吸收或蓄积到相关器官,可采用促排药物加速排出。例如误服131I、125I后可采用普通KI促排。 2、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1)放置衰变:对于短T1/2(60天)的固体废物放置7-10个半衰期后以普通废物处理。 (2)稀释排放:对短T1/2,比活度低的液体或气体废物,可用水和空气稀释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后排出。 (3)浓缩贮存:对T1/2较长,体积较大的废物要采用浓缩(如焚化、硝化、沉淀、离子交换等)缩小体积后贮存(单位内或专门贮存地)。 (五)放射工作人员的医学观察(保健措施) 为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保障放射工作健康和安全,国家发布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主要包括:常规医学监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等。 1、常规医学监督: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期体检。甲种、乙种工作条件下的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丙种工作条件每2-3年体检一次,必要时可增加体检次数。建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和受照剂量档案。 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在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正确、安全地履行其职责的健康条件。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从事放射工作: (1)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或高于160g/L,女性低于110g/L或高于150g/L;(2)红细胞数:男性低于4×1012/L或高于5.5×1012/L,女性低于3.5×1012/L或高于5×1012/L;(3)白细胞数:准备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低于4.5×109/L或高于10×109/L者已从事放射工作持续6个月低于4×109/L或高于1.1×1010/L者;(4)血小板:准备参加放射工作人员低于110×109/L,已参加放射工作人员持续低于100×109/L;(5)严重心、肝、肾、肺、眼、内分泌、血液、皮肤、神经系统疾病。 3、其他:放射工作单位要关心本单位离退休工作人员的健康;从事放射工作的哺乳期妇女、妊娠初期3个月孕妇应该尽量避免接受照射,在妊娠或哺乳期不得参与可能造成内照射的工作;未满18周岁者不得从事放射工作;放射工作人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保健待遇,根据照射剂量大小和工龄长短,每年除法定休假外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放射工作25年以上在职者,每年安排利用休假时间享受2-4周疗养待遇。在职者享受营养津贴补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 放射生物效应与放射防护 §1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是指核射线的能量传递给生物机体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和反应(包括:病理、生理、生化或形态学的变化等),同时它也为放射防护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一般认为,从机体吸收辐射能到产生生物变化(如功能的改变、细胞损伤或死亡等)要经历几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即物理阶段、物理-化学阶段、化学阶段和生物学阶段 (如图)。 一、作用机理 四个阶段两种作用 其中前三个阶段又称电离辐射的原发作用过程,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后一阶段又称为电离辐射的继发作用过程,可延续至数天、数月、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期间,一方面由于射线的作用引起机体的一系列损伤,另一方面,机体又在不断地进行修复。这两种相反过程的消长和变化,决定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转归。 1、直接作用(direct effects):是指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