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损案例及耐磨损设计-可靠性物理试验室.pdf

磨损案例及耐磨损设计-可靠性物理试验室.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失效的物理基础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第四章 磨损  磨损的基本概念  磨损过程  磨损分类  磨损案例及耐磨损设计 磨损的基本概念  磨损概述  磨损:相互接触的工件表面产生相对运动→机械、物理、化学作用 →表面材料分离或转移→工件尺寸、形状、重量变化的过程。  磨损程度的度量: • 磨损量(长度、体积、重量) • 磨损率:单位滑动距离的磨损长度、体积、重量 • 磨损速度(长度、体积、重量)  耐磨性:抗磨损的能力,磨损量、磨损率的倒数。  摩擦(Friction) :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在其接触面上发生的切向阻抗 现象。 摩擦是磨损的原因,磨损则是摩擦的结果 磨损的基本概念  磨损研究进展  本世纪50年代初期在工业发展国家开始研究“粘着磨损”理论, 探讨磨损机理  1953年美国的J. F. Archard 提出了简单的磨损计算公式  1957年苏联的克拉盖尔斯基提出了固体疲劳理论和计算方法  1973年美国的N.P.Suh提出了磨损剥层理论。  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电子显微镜、光谱仪、能谱仪、俄歇谱 仪以及电子衍射仪等测试仪器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铁谱技 术等大量的综合的应用,使得磨损研究在磨损力学、机理、失效 分析、监测及维修等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 磨损的基本概念  磨损失效  现象:滑动轴承颈与瓦;齿轮;车床导轨;离合器 • 比断裂失效危害小,是渐变过程 • 普遍存在,是灾难性事故的根源  例如:制动器→长期振动→汽缸与活塞发生微动磨损→制动 力下降→滑行距离增加→车毁人亡 构件的磨损 磨损过程  磨损过程(典型) 表面被磨平, 实际接触面 积不断增大, 表面应变硬 化,形成氧 随磨损的增长,磨 化膜,磨损 速率减小。 耗增加,表面间隙 增大,表面质量恶 化,机件快速失效。 斜率就是磨损速率,唯一稳定值;大多数 机件在稳定磨损阶段(AB段)服役; 磨损性能是根据机件在此阶段 的表现来评价。 磨损过程  磨损特征曲线 典型浴盆曲线 磨损过程  上述磨损曲线,因具体工作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有时也会发生下列 情况 :  因摩擦条件恶劣,跑合阶段后立即转入剧烈磨损阶段,机件无法正 常运行  转入稳定磨损阶段后,很长时间内磨损不大,无明显的剧烈磨损阶 段,机件寿命较长  前两个阶段无明显磨损,但当表层达到疲劳极限后,即产生剧烈磨 损 从磨损过程的变化来看,为了提高机器零件的使用寿 命,应尽量延长“稳定磨损阶段”。 磨损的评定  磨损量  评定材料磨损的三个基本磨损量是长度磨损量W 、体积磨损量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