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防救体系简介-南投环境教育网.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環境教育 分享防災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國小 報告人:高天龍主任 前言 台灣地處副熱帶,並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故每年都有遭受 颱風、豪雨、乾旱、寒流及地震等天然災害侵襲之虞。 根據歷年資料統計,平均每年約有3~4 個颱風侵襲台灣,而發 規模大於5的地震為平均24.4 次。 就氣象災害而言,台灣因災害性天氣所造成的直接財物損失, 年平均約高達新台幣150 億元(間接的損失更難以估計),其中85% 左右與颱風有關,11%由5、6 月之豪雨所造成;在地震災害方面, 平均約1 年發生1 次災害性地震。 台灣山多坡陡、河川短促、地質脆弱,每逢颱風豪雨,山區容易 發生山崩、地滑、土石流等情事,往往造成交通中斷,中、下游地 區之土砂災害,導致居民生命、財產及公共設施之嚴重損失。尤以 民國98 年8 月侵台的莫拉克颱風挾帶相當豐沛雨量,造成台灣近 50 年來最嚴重之颱洪災情。 因此,如何防範未然,研擬有效的因應對策,進而強化全國防災 體系,確保整體環境安全,以維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進而提升國家總體競爭力,實乃吾人應努力的目標 。 課程目標 一、災害的定義與概念 二、災害的發生與相關因素 三、天然災害對經濟建設的危害 四、防災與減災對策 五、氣象災害與防災 六、地震災害與防災 何謂天然災害、人為災害、天然人為災害及人為天然災害? 1.天然災害:通常把(1)以天然變異為主因而產生,並表 現為天然形態的災害稱之為天然(自然)災害,如地 震、颱風、豪雨及暴潮。 2.人為災害:以人為影響為主因而產生,且表現為人為 形態的災害則稱之為人為災害,如火災和交通事故 。 3.天然人為災害:由天然變異所引起,但卻表現為人為形 態的災害則稱之為天然人為災害,如太陽活動高峰年 時發生大流行的傳染病。 4.大為天然災害:由人為影響所產生,但卻表現為天然 形態的災害則稱之為人為天然災害,如過度砍伐森林 引起土壤流失,過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層下陷等。 一、災害的定義與概念 「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出自於2000 年前「老子」一 書,這裡所說的「禍」係指「災害」、「災難」。 廣義而言,凡危害人類生命財產和生存條件的各類事件通 稱為「災害」、「災難」。「天災」是指天然災害,「人禍」是指人為災害。 災害的特性與分類 天然災害: 風災、水災、震災、旱災、寒害、土石流災害等 人為災害: 重大火災、爆炸、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輸電線路災害、空難、海難與陸上交通事故、毒性化學物質災害等災害 災害的特性與分類 災害特性: 時間性 空間性 破壞性 震災:地震帶 震災:921大地震 南投酒廠 台灣有哪些重要的天然災害? 災害鏈 許多天然災害,特別是等級高、強度大的天然災害發生以,常 常誘發出一連串的衍生(次生)災害,這種現象稱之為「災害鏈」。 例如:1960 年5 月22 日智利接連發生規模7.7、7.8 和8.5 三 次大地震,而在瑞尼赫湖區則引起300萬、600 萬和3000萬立方公 尺的3 次大地滑。土方填入瑞尼赫湖後,致使湖水上漲24 公尺, 造成湖水外溢,結果淹沒了位於湖東65 公里處的維亞城,全城水 深2 公尺,使100萬人無家可歸。在這個致災過程中,地震-地滑 -洪水構成了一個「災害鏈」。 「災害鏈」中最早發生而起主導作用的災害稱為「原生災害」, 而由「原生災害」所誘發出來的災害則稱為「次生災害」。例如 上題的例子中,地震為原生災害,地滑與海嘯則為次生災害。 天然災害發生之後,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和諧條件,由此還誘發 一系列其他災害,這些災害統稱為「衍生災害」。「次生災害」 與「衍生災害」有時比「原生災害」的危害還大,因此防止次生 災害與衍生災害的發生與擴大,也是防災、減災的重要工作之 一。 減災 「減災」顧名思義就是減少或減輕災害的損失,在觀念上它是 盡人類所能去減少災情,而不是「人定勝天」去控制災害的發生。 例如大台北防洪工程的二重疏洪道,即是為了減輕洪水災害對 大台北地區之威脅,所闢建的重大工程。 聯合國鑑於世界各地天然災害損失嚴重,乃積極展開全球性的 防災工作,並推動各會員國與其他國家成立相關的委員會,以與聯 合國密切配合,有效處理各項重要的防災、減災業務,並達成國際 合作之目的。1987 年12 月聯合國決議訂1990~2000 年為「國際天 然災害防治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Disaster Reduction,IDNDR) ,這是防災、減災觀念發展的必然結果。 減災也能增加經濟效益,一般而言,「減災效益比」是在1 比幾 到1 比數十之間變化,有些甚至可達到1 比數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